[金科大联考]2024~2025学年度11月期中质量检测高一(25136A)语文-B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天舟益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到2024学年金科大联考高32月质量检测
2、2023-2024金科大联考十二月
3、2023-2024金科大联考12月
4、20242024金科大联考高三十月质量检测
5、20242024学年金科大联考
6、2023-2024金科大联考高三十月
7、2023-2024学年金科大联考高三3月
8、2024—2024学年金科大联考高三3月质量检测
9、金科大联考2024高三12月
10、2023-2024学年金科大联考高三10月质量检测数学
语文-B答案)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0~12题。(共11分)文本一清正家风福泽长①“祸福无门,惟人自招。”短短八字,道尽世间万象如何只招福,不招祸,使家运恒久,福祚绵长?那就是定家规,作家训,正家风。②战国时期有一位杰出母亲,明理达义,训子拒贿,受到齐宣王的高度赞赏。她就是田稷的母亲。田稷担任相国要职时,接受了下官的重金贿略,将其拿回家孝敬母亲田母不解,“你担任相国已有三年,但俸禄从没有过这么多,你是怎么得到这些钱的?”田稷如实回答,田母听后非常生气,训斥儿子为官之人应当修身洁行,不得不该得的东西;光明磊落,不做诈伪的事;不特合道义的事情,不在心中谋划;不合理的利益,决不收取一分一毫;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田母看来,臣子不忠,如同儿子不孝。不忠不孝,还有比这更严重的事情吗?田母的一番说教,让田稷羞愧难当,当即退还了财物,并主动向齐宣王坦白了自己的受贿之罪。宣王听了这件事之后,非常欣赏田稷母亲的大义,也免除了田稷的罪过。此后,田稷始终恪守母训,清廉为官、克己奉公、兢兢业业、光明磊落,辅佐齐国实现了百姓乐业、国运昌盛。③身教从来重于言教,因为“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乃千古不易之理。欲使家风清正,传之久远,必须给后人树立足以为范、可以终身师之的道德标杆。晚清名臣曾国藩入仕伊始便立下誓言,坚守清廉,一生恪守勤俭。他不只严于律己,对家风家教也是格外重视,“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但是,人本质上都有好逸恶劳的消极一面,如果父母蓄积足够的钱物让子女能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他为什么还去吃苦呢?而这样终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如果“一无可恃”,则逼得他们去奋斗、去谋生、去立业,结果反倒能因穷而图变,而奋发。曾国藩要求子弟们“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之”,目的就是“愿尔等常守此俭朴之风”。这既是后辈的珍惜福分之道,也是或许有一番作为的必由之路。④“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一个人要想治理好国家,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田稷之母当头棒喝,曾国藩以身立范…古人之所以如此做,就是要用清正廉洁的家风,确保后世子孙为官从政不堕下流、不招灾祸。清以传家、廉以治家,如此才能使家族树大根深、枝繁叶茂,这也是智慧先哲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作者:马军。有删改)文本二中华民族何以屹立不倒,绵延至今?有人说是外儒内法的治国之道。依笔者之见,中华民族的延续性与清廉家风环环相扣,因为家是国的微缩,国是家的放大。周公的《诫伯禽书》终是让伯禽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没过几年就把鲁国治理成民风淳朴、务本重农、崇教敬学的礼仪之邦。唐太宗的《诫皇属》警示后代:“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贞吉。”平曾说:“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一任领导人树立榜样,传承清廉家风,就会充满正气之风。因为清廉之风,中华民族绵延至今;因为清廉之风,中国人民永垂不朽;因为清廉之风,新青年坚定不移,从容自信地追逐着我们更高的目标。(有删改)10.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个文本开篇都用设问句提出中心论点,引发读者思考,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B.两个文本在论证观点时都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所举的事例都具有典型性、代表性。C.文本一第②段详细叙述田母教子的故事,增强了可读性、趣味性,也更易于读者信服。D.文本一第④段中加点的“一定”太绝对了,与议论文语言讲求准确严密的特点不相符。九年级语文第4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