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4-2025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阶段评估(三)历史答案

山西省2024-2025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阶段评估(三)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天舟高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山西省2024到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历史
    2、山西省2024到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
    3、2023-2024山西省九年级历史期末
    4、山西太原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中质量监测测评历史
    5、2023-2024山西省九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史前时代起,陆地与陆地上产生的农业就是中国先民的基本生活基础。因此,从炎、黄、尧、舜经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中华民族陆主海从与重农轻商的观念基本成形,其背后的原因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地缘特征息息相关。站在陆地上看海,或者说以陆地思维来认识和利用海洋,是古代中国人海洋观念的最基本的特征。材料二秦汉以来,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中国人对海洋的了解逐渐加深,造船与航海技术不断进步,包括海洋渔业、滩涂采集、养殖、制盐、海上交通和贸易等在内的海洋经济活动持续发展和扩大。以海上交通和贸易为例。汉朝时,随着海洋活动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条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要道,航线大致是从今天的广东徐闻、广西合浦出发,沿着今北部湾、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岸边航行,经孟加拉湾,抵达印度东南海岸和斯里兰卡。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了唐朝,已形成了一条以广州为起点,可达非洲东岸的远洋航线。宋朝时,造船和航海技术更是明显提高,指南针也广泛应用。中国商船的远航能力大大增强,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素琴《古代中国人的海洋观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中国人的海洋观念并简析其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宋元海洋领域的发展成就并分析发展的原因。(10分)【JKT·历史·纠错提分卷(二)第4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