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一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二)2历史(YC)答案

陕西省高一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二)2历史(YC)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天舟益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参考答案及解析1.B【解析】本题考查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的能力。据材料可知,西周天子通过任命诸侯国中宰辅的办法加强对诸侯国的影响,这说明了周王权威受到制度保障,故选B项。西周时期,中国还没有建立中央集权和专制王权,排除A、D两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出封建等级制度,排除C项。2.C【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据材料可知,基层政府以商品市场均价为参考制定商品官价,并在本县内公示,这说明秦朝政府重视对商业信息的收集和经济秩序的维护,故选C项。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属于夸大其辞,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项;秦朝统治时间短暂,排除D项。3.B【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现象的解释能力。据材料可知,州郡官学的招生标准从德才兼具到注意门第,这说明北魏统治者注重争取地方门阀士族力量的支持,故选B项。材料中未体现促进民族交融的内容,排除A项;儒学权威在两个时期都受重视,排除C项;材料中只提到招生标准的变化,并未涉及招生规模,排除D项。4.A【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现象的解释能力。据材料可知,在唐太宗授意下,重修的《晋史》正视十六国的历史,并且淡化“华夷”之别,只强调其政权建立不合礼制。这体现了唐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努力,也体现了不同民族之间和谐共处的“华夷一家”理念,故选A项。《晋史》的重修不能直接推动盛世局面的出现,排除B项;C项与材料表达的意思不相符,排除C项;材料中只提到对待少数民族政权的态度,并未涉及史学理论的创新,排除D项。5.B【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现象的解释能力。据材料可知,张骞的故事被赋予了神话色彩,并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这折射出丝绸之路开辟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非常深远,故选B项。闭关政策确立于清朝,排除A项;世俗文化并未成为文化的主流,排除C项;悠久历史丰富神话传说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排除D项。6.D【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现象的解释能力。据材料可知,清中期,出现了地主在街、市雇农业短工的现象,这说明区域性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故选D项。材料中看不出租佃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当时我国经济重心在南方,排除B项;人地矛盾在清朝日益尖锐,排除C项。7.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之前,中英冲突时有发生。鸦片战争爆发是国际形势演变和中英矛盾累积的结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故选B项。A、C两项所述史实均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吴熊光对中英形势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D项表述不准确,排除。8.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准确掌握时序,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的能力。根据材料2025届高考专家联测卷(一)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5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