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一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二)2生物(RL)试题
 
    陕西省高一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二)2生物(RL)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天舟高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生物(RL)试题) 的简并性),C错误;D、X上携带的是精氨酸,但是识别甲硫氨酸的遗传密码,所以X参与合成的多肽链中,原来甲硫氨酸的位置可被替换为精氨酸,D正确。12.【答案】C【详解】A、据图1可知,Ⅱ-3和Ⅱ-4正常,但生有患病的儿子Ⅲ-7,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因该遗传病表现为隔代遗传,且患者均为男性,故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B、由题干“用红色、绿色荧光探针分别标记GJBI基因有、无突变的核酸序列,当PCR循环次数增多时,相应的荧光信号逐渐增强”可知,图2中随着循环次数增加,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信号同步增强时,说明其含有不同基因,即V-1为杂合子,IV-2、ⅡI-2、Ⅱ-3均为杂合子,所以荧光信号检测结果均与V-1一致,B正确:C、该病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设相关基因是B/b,故V-1的基因型是XX,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XY,二者生育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2,C错误;D、为了有效预防该病的产生和发展,可采用的手段包括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D正确。13.【答案】C【详解】A、①组没有Mn+,有半乳糖醛酸生成,说明该酶的催化活性不依赖于Mn²+,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无机盐离子的种类,因变量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检测指标为半乳糖醛酸的量,B错误;C、给植株喷施Ca²+,半乳糖醛酸的生成减少,果实的成熟受到抑制,可延迟果实成熟,C正确;D、①4组对比只能说明55℃时酶活性比常温下高,温度设置组别太少,无法得出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酶活性越高的结论,D错误。14.【答案】B【详解】A、由图中雌雄配子内均有同源染色体可知,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A正确;B、据图分析,受精后不发生雌雄配子核融合,来自雄配子或雌配子的染色体消失,使该杂种植株自交后代的遗传物质与亲本一致,能保持杂种优势,且自交后依旧保持这个机制,因此无需年年制种,B错误;C、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因此产生的雌雄配子类型都只有一种,C正确;D、“无融合生殖”应用于作物育种时,人为地使某些染色体在遗传过程中消失,从而导致染色体上所携带的基因与之一并消失,不能遗传给子代,降低了遗传多样性,使其应对杂草人侵或病毒侵害的能力降低,D正确。15.【答案】C【详解】A、含环状染色体的细胞数目越多、染色体环越小(缺失部分越多),对患者危害越大,A错误;B、患者少数细胞含有47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6号染色体有3条,且2条呈环状,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变异可用高倍镜观察到,B错误;高三·生物学答案详解第3页(共5页)
    的简并性),C错误;D、X上携带的是精氨酸,但是识别甲硫氨酸的遗传密码,所以X参与合成的多肽链中,原来甲硫氨酸的位置可被替换为精氨酸,D正确。12.【答案】C【详解】A、据图1可知,Ⅱ-3和Ⅱ-4正常,但生有患病的儿子Ⅲ-7,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因该遗传病表现为隔代遗传,且患者均为男性,故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B、由题干“用红色、绿色荧光探针分别标记GJBI基因有、无突变的核酸序列,当PCR循环次数增多时,相应的荧光信号逐渐增强”可知,图2中随着循环次数增加,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信号同步增强时,说明其含有不同基因,即V-1为杂合子,IV-2、ⅡI-2、Ⅱ-3均为杂合子,所以荧光信号检测结果均与V-1一致,B正确:C、该病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设相关基因是B/b,故V-1的基因型是XX,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XY,二者生育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2,C错误;D、为了有效预防该病的产生和发展,可采用的手段包括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D正确。13.【答案】C【详解】A、①组没有Mn+,有半乳糖醛酸生成,说明该酶的催化活性不依赖于Mn²+,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无机盐离子的种类,因变量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检测指标为半乳糖醛酸的量,B错误;C、给植株喷施Ca²+,半乳糖醛酸的生成减少,果实的成熟受到抑制,可延迟果实成熟,C正确;D、①4组对比只能说明55℃时酶活性比常温下高,温度设置组别太少,无法得出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酶活性越高的结论,D错误。14.【答案】B【详解】A、由图中雌雄配子内均有同源染色体可知,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A正确;B、据图分析,受精后不发生雌雄配子核融合,来自雄配子或雌配子的染色体消失,使该杂种植株自交后代的遗传物质与亲本一致,能保持杂种优势,且自交后依旧保持这个机制,因此无需年年制种,B错误;C、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因此产生的雌雄配子类型都只有一种,C正确;D、“无融合生殖”应用于作物育种时,人为地使某些染色体在遗传过程中消失,从而导致染色体上所携带的基因与之一并消失,不能遗传给子代,降低了遗传多样性,使其应对杂草人侵或病毒侵害的能力降低,D正确。15.【答案】C【详解】A、含环状染色体的细胞数目越多、染色体环越小(缺失部分越多),对患者危害越大,A错误;B、患者少数细胞含有47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6号染色体有3条,且2条呈环状,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变异可用高倍镜观察到,B错误;高三·生物学答案详解第3页(共5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