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进联考]2025届新高三秋季入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上进联考]2025届新高三秋季入学摸底考试地理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天舟高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地理
    2、2024学年第二学期9+1高中联盟期中考试地理高二
    3、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初模拟考试卷地理
    4、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考试高三地理
    5、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联考试卷地理
    6、2023-2024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地理
    7、2024学年第二学期五校联考试题高三年级地理学科
    8、2024z20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
    9、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地理
    10、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地理
18.(1)强降水总体水汽密度更大,(1分)且垂直差异大;(1分)在降水前5小时左右出现了水汽密度的跃动:(2分)降水后水汽密度保持稳定(没有明显减小和过大的波动)。(2分)(2)使冷涡中心上冷下暖,空气不稳定,(1分)增强对流运动(有利于上升运动):(1分)中心气流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潜热释放),利于上升气流的维持。(2分)(3)纬度较高,强冷空气活跃;距离日本海和渤海近,有充足的暖湿水汽供应;三面环山,多山地,易引起冷空气波动:中部地势低,利于冷空气聚集。(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要素时空分布差异以及水汽密度与降水强度的关系。高密度水汽持续供应是形成强降雨的必要条件,从两幅图的对比可以看出强降水总体水汽密度更大,且垂直差异大;在降水前5小时左右出现了水汽密度的跃动:降水后水汽密度保持稳定(没有明显减小和过大的波动)。。(2)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形成的基本原理。东北冷涡是低压系统,低压中心气流的上升运动有利于其形成和发展,底层强暖湿水汽持续供应使冷涡中心上冷下暖,空气不稳定,增强对流运动,使下层暖湿水汽上升;暖湿水汽上升过程中不断凝结释放热量,推动高空气流上升,利于上升气流的维持,推动冷涡系统发展。(3)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形成的地理条件。东北冷涡的形成需要有强冷空气活动且其被特殊地形或深厚暖气团阻挡,其维系和发展需要底层有强暖湿水汽持续供应。东北地区纬度较高,靠近北极和蒙古一西伯利亚等强冷空气形成地区,强冷空气活跃;东北地区靠近日本海和渤海,夏季风可以带着这些海区的暖湿水汽来维持和增强东北冷涡;极地和蒙古一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东进和南下过程中要经过大、小兴安岭,受其影响容易引起冷空气波动:东北原比四周地势低,冷空气密度大,易在原内聚集。19.(1)入渗水在粗粒层因沙粒孔隙度大、透水性强而发生下渗;(2分)在细粒层因沙粒孔隙度小而聚集,形成地下弱径流,并由水位高处流向低处:(2分)地下弱径流在沙山坡面出露,形成地表弱径流;(2分)因该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地表弱径流大部分被强烈蒸发。(2分)(2)地下弱径流挟带沙层中的盐类物质,出露地表后被强烈蒸发,(2分)产生盐类物质析出和盐类胶结沙层,从而形成盐膜。(2分)(3)盐膜形成使细粒层变坚硬,抵抗风力侵蚀作用增强,细粒层凸出;(2分)而粗粒层无盐膜,抵抗风力侵蚀作用弱,在风力侵蚀作用下凹陷,从而形成盐膜阶梯微地貌。(2分)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