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5届高三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8月)语文答案
安徽省2025届高三第一学期开学质量检测(8月)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天舟高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第二次月考(期中)试卷语文
2、安徽2024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3、2024安徽省示范高中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
4、2023-2024学年安徽名校高二阶段性大联考
5、安徽2024中小学开学高三
6、安徽省2024高三期末考试
7、安徽省2024——2024学年度第二次月考(期中)试卷
8、安徽省2024到2024学年度第二次月考试卷
9、安徽省2024至2024年度第二次月考期中试卷
10、安徽省2024到2024学年度第二次月考期中试卷
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铝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于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为(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材料一:文化交往实际上是一个说理的过程,“公共说理”是文化交往主要且最有效的方式。文化软实力之“软”在于温润人心,而文化交往靠的是“理”而不是“力”,这个“理”的显著特点就是“软”。只有以“理”的方式进行文化交往,不同文化之间才能以文化的方式实现交流、互鉴与发展。这个“理”并非一己之“理由”,而是不同文化的最大公约数一共同认可的“道理”。因此,“公共说理”实际上关涉文明形象的塑造。“公共说理”必须坚持自由、民主的基本原则。自由与民主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也是人类文明的核心要素,从而构成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本内容。“公共说理”首先必须是自由的,说理当然离不开一己之“理由”,但只有在大家共同认可之“道理”中,一己之“理由”才能获得自由的发展。“公共说理”还必须是等的。说理意味着等的对话。居高临下、以强凌弱、盛气凌人都不是说理的正确姿态。说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清谁对谁错,也不一定是达成共识,而是相互理解。在申说自己的立场、观点或主张时,认真倾听别人的心声,不把自己的立场、观,点或主张强加于人。“公共说理”还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的基本原则。说理不是空口无凭、信口雌黄,而是以事实为根据,以理服人。没有事实根据的理由即使不是谎言,也是经不起推敲的空洞说辞,不具有真理的力量。中华文明以“明德”为其基本的精神特质。“明德”不仅在于“明明德”,而且还在于“明明德于天下”。以“明德”为基础的积极说理,既是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重要方式,也是塑造中华文明新形象的重要途径(摘编自张三元、任利鹏《公共领域、公共说理与文明形象塑造》)202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