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全国高考分科模拟调研卷(一)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天舟益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全国二卷语文
2、2024年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试卷二语文
3、2024年高考全国一卷语文答案
4、2024全国高考调研模拟卷二
5、2024全国高考分科模拟卷答案
6、2024全国二卷高考答案
7、2024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试卷5语文
8、2024年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试卷二语文
9、2024年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试卷(二)语文
10、2024年全国高考调研模拟试卷(五)语文答案
语文试题)
周测卷十一经典·唐代古体诗阅读古诗词诵读(1)1.B(根据文意,月亮是自然物象中被歌咏最多的核心意象,选项扩大了范围)2.C(推理不当,“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借“朱颜”表达的也是时间的流逝)3.A(诗句中的“月”是理想的象征,该句表达的是对人才的渴望)4.①使用“总一分”结构,先指出物象是较为恒定的时间标识物,然后分述了两类表示时间的物象一名胜古迹和自然之景。②以月亮为例,重点论述了自然之景在标刻时间和空间上的作用。(每点4分,言之成理即可)5.①该句打破了时空界限,以永恒的江月连接代代无穷的无名个体,呈现出对时间本身的抽象思考。②诗句通过“代代“年年”把具体时间淡化,将个体时间衍化为一种历史时间乃至宇宙时间,具备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艺术效果。(每点5分,言之成理即可)6.B(“表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打击时通过饮酒来消解苦闷的乐观与豁达”错误。联系下句来看,此句意为“别是一番贤主人的风流倜傥之举”,赞美的是山简的风流倜傥)7.①“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两句体现了诗歌的“气吞云梦,笔扫虹霓”的风格特点。②“捶碎黄鹤楼”“倒却鹦鹉洲”运用夸张手法,大胆新奇,感情激烈,气势如虹。③同时借用仙人乘鹤的传说和祢衡被杀的典故表达诗人被流放、韦冰遭贬谪,两人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悲愤之情。(每点4分,能指出有气势的诗句,分析其手法、情感即可)8.B(诗歌中没有体现“怪石嶙峋”,“开篇四句通过视觉描写营造出阴森可怖的氛围”有误,开篇四句是以听觉代替视觉捕捉旅途的感受,借以展现山路的险恶与可怕)9.①对行路(人生)艰难的感叹。诗人通过描写路途险恶和天气恶劣,来表现行路艰难,同时蕴含着对人生境遇的感慨。②对人民徭役之苦的同情。通过描写采竹人的悲歌,表达了诗人对饱受压榨之苦的百姓的同情。③对时局动荡的忧虑。通过探究采竹原因,表达了诗人对叛军铁骑下的国土的深深担忧。(每点4分,言之成理即可,要求概括情感,并结合诗句分析)10.示例:①流光溢彩(熠熠生辉、光彩夺目)②浮想联翩(思潮起伏、遐思迩想)③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摩肩接踵)(每处2分)(第①处描写灯火映照下大唐不夜城的景象,应填与“灯火映照”情境一致的成语。第②处描写“不倒翁小姐姐团扇轻摇,圆旋飘飞”的景象给人带来的感受,且应和“思接敦煌”呼应。第③处后面描写广场上热闹非凡的景象,人多才可能如此热闹,所以可以填表现人多的成语)11.示例:a处运用整句(排比句),节律明快,从多个角度丰富了大唐不夜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b处运用散句,灵活生动,写出了游客的幸福与快乐。12.示例:景观一:玄奘铜像矗立中央,持杖凝神,展现着英雄的坚毅与刚强。景观二:李白石雕方圆融合,展臂摘月,展现着诗仙的浪漫与张扬。(要求句式一致、内容协调)13.(1)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3)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意·17·25ZC·语文-R-选择性必修上册-QG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