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联盟·2025届全国高三单元阶段综合卷(二)历史试题
九师联盟·2025届全国高三单元阶段综合卷(二)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天舟高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九师联盟2024高三2月质量检测巩固卷历史
2、九师联盟2023-2024高二1月历史
3、九师联盟2024高三2月联考历史
4、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2月质量检测巩固卷文综
5、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2月质量检测巩固卷理科综合
6、2024九师联盟高三二月
7、九师联盟2023-2024高三模拟卷下文综二
8、2024年九师联盟高三
9、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2月质量检测巩固卷
10、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2月质量检测巩固卷
珲春一中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距今5000一4000年之间(仰韶文化末期与龙山文化期),有些地区的人群共同体则变得更大,几个或十几个部落汇聚成了早期国家,例如陕西石峁古城、山西陶寺古城,能统治一两万甚至三五万人口,城内有数百方米的大型宫殿,这可以佐证当时进入早期国家的阶段,C项正确;材料仅涉及上层贵族的墓葬中存在大量精美的陪葬品,无法据此得出阶级分化的现象,排除A项;题干所述两地遗址的历史遗存具备一定的相似性,并没有将这两地的文化遗存进行比较,不能得出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排除B项;新石器时代并未形成专制王权的统治局面,排除D项。2.B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春秋时期的史书《左传》记载了羌戎首领和狄戎的狐偃这些周边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加深,体现此时期华夏认同观念的逐渐形成,B项正确;争霸战争礼崩乐坏和宗法血缘观念淡化虽均是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但与材料无关联,排除A、C两项;材料强调华夏认同观念,没有体现华夷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情况,排除D项。3.D根据材料可知,司马迁认为秦二世胡亥是密谋篡位,而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的秦简则记录的还是奉诏即位。由此可见,多元史料的发现有助于丰富历史认知,D项正确;材料看不出主观倾向对历史研究的影响,排除A项;历史真实面貌是可以还原的,表述有误,排除B项;历史评述缺乏统一标准这一说法错误,历史评述要坚持唯物史观,排除C项。4.C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在思想上感化少数民族、在生产方式上推广农耕、在社会风俗上对其进行华夏礼乐和俗教育,这些都对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少数民族政权,排除A项;羁縻政策主要是指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首领赋予特殊权利等方式进行统治,材料并没有体现这一政策,排除B项;宗藩关系指的是宗主国与各藩国之间的关系,材料内容与此无关,排除D项。5.B“故秦”人具有尚武善战的传统,三晋的人民则掌握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因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秦国通过户口分立让秦国土著居民杀敌作战,新归附的人民努力生产,这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的合理调配,B项正确;A项中的“严苛”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商鞅对户籍档案的分类,这有利于秦国合理调配人民,但不限制人口迁徙,排除C项;户口分立加强了国家对人口的控制,并非是弱化,D项与史实相反,排除D项。6.B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西汉时通过刺史固定监察、郡守秋冬审察、绣衣御史和司隶校尉临时突击督察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地方的监督,说明监察方式具有多样和灵活性,B项正确。刺史制度属于西汉的创新之处,并不是继承秦朝的制度,排除A项;材料强调西汉监察的表现,而选项强调其影响,排除C项;导致社会动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监察制度,排除D项。7.A自汉武帝开始,太学中博士弟子人数迅速增加,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设立太学,在太学中教儒家经典,说明儒学的社会地位在不断提升,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西汉选官有察举、征辟、太学中选拔等多种方式,且表格信息不能反映入仕途径的选择,排除B项;官位被垄断的情形彻底改变,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秦朝“焚书坑儒”就结束了学术思想等竞争的局面,排除D项。8.D由材料可知,症状和脉象表现不一时,张仲景主张从虚的一处进行施诊,而不拘泥于其中一方,说明张仲景辩证地分析病情灵活施诊,D项正确;张仲景主张从虚的一处进行施诊,而不拘泥于其中一方不仅是以脉象虚实为诊断依据,排除A项;材料仅说明张仲景施诊时的具体依据,未体现其推崇阴阳五行哲学理念,排除B项:材料仅说明张仲景施诊时的具体依据,未体现汲取民间医学经验,排除C项。9.A根据材料“多以屯、营等编制单位或堡、寨等建筑外观来命名”可知,三国时期的田庄命名上倾向于跟军事相关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时期是国家大分裂时期,田庄在命名上多以与军事相关名称主要起到威慑作用;根据材料“东晋南朝时期的田庄则多称为别墅、田园”可知,东晋时期田庄命名基本不再用与军事相关名称,转而用别墅,说明这一时期不需要过多用名称威慑,政局相对稳定,A项正确;B项表述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强大,排除B项;田庄本质上是大土地所有制,不管是三国还是东晋南朝都一样,材料体现的是到魏晋南朝时期政局相对稳定,不能体现大土地所有制走向衰落,排除C项;材料中的信息与商品经济发展不相关,材料体现的是到魏晋南朝时期,政局相对稳定,排除D项。10.B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女性诗人、作家、书法家、音乐家、舞蹈家以及深通经学的女文【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4728B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