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金太阳(24-578A)历史试题

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金太阳(24-578A)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天舟高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前提下,同愿与新中国建交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实际的建交磋商。一摘编自沙健孙《1949一1956: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处理与西方发达国家关系的政策和策略》(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统治者外交理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1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初期外交理念的发展及其意义。(8分)【答案】(1)变化:由固守条约到主动修约;由坚持天朝上国观念到利用国际公法维护利权。(每点2分,共4分)原因:鸦片战争后,列强加紧侵略,民族危机加深;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扩大;洋务运动兴起,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联系加强;洋务派官员的倡导。(每点3分,共12分)(2)发展:彻底清除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和势力(或与西方国家建立完全等的外交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完整)。(4分)意义: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维护了新中国独立自主地位。(每点2分,共4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按照现代化理论,前现代社会是无分化的单一社会,社会组织集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功能为一体,社会分工不发达;而现代社会则是一个高度分化和整合的复合社会。西方现代化进程正是通过工业革命和民主革命实现了这种分化,社会出现高度的分工和全面流动性,经济和文化活动摆脱了政治的强行干预,获得了自由发展的空间。而高度分化又需要相应的高度整合机制来协调不断分化的社会单元,以便相互合作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否则,社会将出现持久的动荡,面临解体的危险。高度整合的机制,有赖于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摘编自谢放《制度创新与中国现代化》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知识,围绕“制度创新与现代化”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此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20分)【答案】示例(20分)论题:西方国家通过一系列的革命和改革,促进了社会现代化。阐述:“光荣革命”后的英国王权受到限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制、内阁制、政党政治等分权制衡,实现了政治的稳定和权力的衡,从而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基础。工业革命使欧洲社会分化加剧,整个社会日益分裂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经济上的自由主义、政治上的政党政治也使社会财富、政治资源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或金融寡头手中,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社会阶层流动堵塞,社会运动此起彼伏。因此进行必要的社会整合,以缓和阶级矛盾是当前的头等大事。由此可见,社会的制度创新与现代化发展的密切相关,影响显著。周周测·历史十三第6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