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A)历史试题

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A)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天舟益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5.C【解析】材料反映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争相在中国掠夺铁路权,此举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方式之一。16.D【解析】清末新政中启动预备立宪,宪政并未得到有效落实,因此清政府从根本上违背立宪原则,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17.A【解析】《滇声》所刊洋货广告通过图片的视觉冲击和文字渲染,引导消费者购买商品,这是外商极力迎合国人的消费心理,以此提高销量、抢占更多市场份额的行为,体现云南被卷入资术主义世界市场。18.B【解析】该运动是五四运动。19.A【解析】“红军”“为什么发生土地革命”等词提示,该会议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排除B、D项。A项古田会议召开于1929年,是在工农武装割据期间召开的讨论革命、军队建设等一系列问题的会议,故选A项。C项遵义会议召开于战略大转移期间,不会重点讨论土地革命问题,排除。20.C【解析】此题考查基础知识。21.C【解析】到中国广州参加广交会的国家(地区)越来越多,反映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22.A【解析】人类最初的文明受制于不同地区的时空条件,出现各自文明,且各文明特点鲜明,说明人类古代各文明基本独立发展及多元特征。23.D【解析】面对外来入侵和普遍的混乱,西欧根本无力组织有效的大规模抵抗。一些有实力的地方贵族和教士开始组织起来,被拥立者称为封君。为寻求安全自愿委身于他们的小贵族被称为封臣。89世纪封君封臣制度形成。封君封臣制是社会动荡的产物。24.B【解析】此时期发生变化的事件指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14一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以及西欧各国商品经济迅速发展。25.C【解析】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通过马尼拉大帆船将中国、菲律宾、墨西哥、欧洲连接起来,在该贸易网络中,美洲白银被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二、材料题26.(1)原因:地理条件优越;农耕文明发达;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铁兵器铁农具制造技术先进;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集权式管理系统和复杂的社会组织;军事实力强大。(6分,任答三点)(2)理由:阿拉伯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阿拉伯文化成就领先世界,丰富了世界文化;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又把阿拉伯文化传播到东方;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任答三点5分)(3)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是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的。古代文明交流方式多样,有武力扩张、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等。古代文明交流具有相互性,既有西方传到东方,也有东方传到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传承与创新是世界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应该尊重不同文明的发展,以包容的心态推进不同文明相互借鉴。(两点2分,务必两个维度谈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