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卷试题(语文)
中考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卷试题(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天舟高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样卷4
2、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考试
3、2023-2024江西省二零二一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4、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样卷(四)
5、江西省2024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样卷四
6、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样卷试题卷四
7、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8、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科试卷说明
9、2024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样卷
10、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12.B【解析】B.“鲁庄公用剑威逼齐国把土地归还鲁国,管仲提议答应鲁国的要求”错误,由原文“右自承曰:‘均之死也,戮死于君前。’…管仲日:‘君与地,以汶为竞。’桓公许诺”可知,是管仲提出把土地归还给鲁国,以汶水为界的。13.(1)萧何临死前,推荐了曹参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就应该如此啊。(评分参考:“举”,举荐;“自代”,宾语前置,代替自己;“固”,本来。关键点各1分,句意1分)(2)假如您一定不离开鲁国,又怎么能不带兵器呢?曹刿的为人,坚韧强悍而内心狠毒,不是能用盟约来解决问题的。(评分参考:“去”,离开;“胡”,表反问;“约”,盟约。关键点各1分,句意1分)14.①材料一,苏洵认为管仲没有选出可以托付国事的人而死去,表达了对管仲的批评。②材料二,从齐桓公两次对鲁国作战中管仲的表现,可以看出管仲是一个忠君爱国、目光长远、有勇有谋(深谋远虑)的人。(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材料一:天下并非没有贤能的人,大概是有贤臣而没有明君。齐桓公在世时,就说天下再没有管仲这样的人才了,我不相信。管仲的书《管子》里,有记载说他将死的时候,谈论到了鲍叔牙、宾胥无的为人,并且还列出他们各自的短处。这样在他的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以国家重任,但他又预料到自己将死,可见这部书实在是荒诞,不值得相信。汉代萧何临死前,推荐了曹参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就应该如此啊。国家因一个人而兴盛,因一个人而灭亡。贤能的人不为自己的死而感到悲痛,而忧虑国家的衰败,因此一定要推选出贤明的人来,然后才可以安心死去。那管仲,怎么可以说死就死了呢?材料二:桓公三年,桓公将讨伐鲁国,说:“鲁国同我本来接近,所以它出兵救宋也快,我要讨伐它。”管仲说:“不可。我听说有土之君,不勤于战争,不忌恨小辱,不重复过错,国家就能安定;勤于战争,忌恨小辱,重复过错,国家就要危险了。”桓公不听,兴兵伐鲁,军队到了长勺。鲁庄公出兵抵抗他,大败齐军。桓公说:“我的军队还是太少,我若以三倍的兵力包围它,它还怎能阻挡我?”四年,桓公继续修治军备,齐整的甲士有十万人,兵车有五千乘。桓公对管仲说:“我的战士已经训练,军队已经增多,我要征服鲁国了。”管仲深深叹惜说:“齐国危险了。因为您不努力于德政而努力于甲兵。天下各国拥兵十万的不少,我们要发动小的兵力征服大的兵力。国内脱离民众,国外诸侯戒备,我们自己也只好行诈,国家想不危险能办到吗?”桓公不听,果然伐鲁。鲁国不敢迎战,只在离国都五十里处,设关防守。鲁国请求以关内侯的身份,服从齐国,要求齐国也不再侵略鲁国。桓公许诺了。鲁国约请会盟说:“鲁是小国,当然不带兵器,若带兵器开会,就是以战争状态传闻于各国诸侯,您还不如作罢。这次会盟请都免带兵器。”桓公说:“可以。”于是命令随员不带兵器。管仲说:“不行。各诸侯国对您都很忌恨,您还是就此告退为好。您真的借盟会削弱了鲁国,各诸侯国又会把贪名加在您头上,以后的事,小国愈加顽抗,大国也组织防备,对齐国都不利。”桓公不听。管仲又谏止说:“假如您一定不离开鲁国,又怎么能不带兵器呢?曹刿的为人,坚韧强悍而内心狠毒,不是能用盟约来解决问题的。”桓公不听,果然与鲁国相会。鲁庄公怀中带剑,曹刿也怀中带剑。上台后,庄公从怀里抽出剑来说:“鲁国边境,离国都只五十里了,也不过一死而已。”左手举剑对着桓公,右手比着自己说:“一同死了吧,我死在您的面前。”管仲跑向桓公,曹刿抽举剑站在两个台阶之间说:“两位国君将改变原来计划,谁也不可近前。”管仲说:“君上请把土地归还给鲁语文答案第2页(共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