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高三名校联考模拟卷(三)3答案(历史)

2024年湖南省高三名校联考模拟卷(三)3答案(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天舟高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湖南省高三年级联考历史试卷
    2、2024湖南高三四月份联考
    3、2023-2024湖南高三四月联考
    4、湖南省高三年级联考2024
    5、2023-2024湖南省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6、2023-2024湖南省高三年级联考
    7、湖南省2024高三联考
    8、2024湖南省高三联考
    9、湖南高三联考2024
    10、2024年湖南省高三联考
2024年春期六校第二次联考高二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据材料出土陶器等工具及推翻了文明社会才有五声音阶的传统认识可知,贾湖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排除A项;贾湖遗址出土陶、石、骨、角、牙等各类文物6000余件,40余支骨笛等信息体现不出明显的社会贫富分化与不等现象,排除B项;该地区史前音乐达到一定水,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排除C项;贾湖遗址出土陶、石、骨、角、牙等各类文物6000余件,出土40余支能吹奏五声至七声音阶的骨笛,体现出生产力的进步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故选D。2.C【解析】根据材料,西汉在边都采取分化事权、相互制约的政策,遇战事则临时设置将帅,事毕即罢,可知西汉朝廷是在防范地方,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涉及的是郡,而不是王国,排除B项。3.A【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动荡不安,为了生活,人们不得不采取更新技术的办法来提高粮食产量,因此材料隐含的信息是“生存压力倒逼技术革新”,故选A项。材料体现不出国家支持与技术革新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技术本身落后,江南的先进技术是北民南迁带去的,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具有保守性等特征,对新技术的需求较弱,排除D项。4.B【解析】由材料可知,两税法简化了税制,减少了税收项目,简化了交税手续,这就便利了农民交纳赋税,故B项正确。由材料无法得出两税法与国家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A项错误。材料虽然提及税收项目减少了,但没有提及农民赋役数额的变化,因此无法判断农民的赋役负担是否减轻,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标准,D项错误。5.B【解析】诗歌内容与风格是时代的产物,是诗人对社会的看法的反映,唐代中晚期民生诗展现的是分裂的世界,体现了社会矛盾突出,诗人的立场是批判,说明诗人站在了统治者的立场之外。而宋代诗人的主要立场是调和与修补,他们既关心民生又维护统治者,可见他们对于统治者的认可,之所以认可是因为宋代士人在朝廷中地位高,本身就是统治者甚至是参与决策的官员,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宋代社会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仍然比较尖锐,并没有缓和,排除D项。6.C【解析】根据材料“设有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三重城均只在南墙开门,有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可知,辽朝中京城的城市布局明显跟中原政权的城市布局比较相似,这说明辽的统治者高二年级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