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初三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Ⅲ)3答案(语文)
陕西初三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Ⅲ)3答案(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天舟高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陕西省202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试题四
2、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四)
3、陕西省2024初中学业水平摸底考试
4、2024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二答案
5、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试题
6、陕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摸底考试
7、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一
8、2024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联考卷
9、陕西省2024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真模拟
10、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形有利,善于权谋的人,都争取投奔秦国。到了苏秦死后,张仪倡导连横,诸侯听从了他,纷纷向西边奉事秦国。所以秦始皇凭借四面闭塞的国土,据有崤山、函谷关的天险,跨有关中、巴蜀富饶的土地,听从众人的谋划,继承六代先王的功业,·来逐步侵占六国,兼并诸侯,统一了天下。可秦国毕竟是依仗狡诈的谋略,没有笃实可信的真诚,没有道德和仁义的教化,来凝聚天下的人心。任用刑罚,相信小计谋,并以此作为治理之道。于是焚烧书籍,活埋读书人,往前小看尧舜,往后轻视三王。秦二世更是变本加厉,对下不施行恩惠,民间的情形不能上达:君臣互相猜疑,兄弟互相疏离:教化之道变得浅薄,统治的纲纪十分败坏,人民不知道义,却让他们不得安宁。统治天下十四年,终于全局崩溃,这就是狡诈虚伪的弊端。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能使天下人有羞耻之心,教化因此就可以达成了。如果用狡诈虚伪的方法苟且迎合,取悦于人,从君主和公卿就是这么做,又怎么能给臣下做表率呢?秦朝的破灭,不也是应该的吗!(选自《战国策·刘向书录》,有删改)材料二:假使子婴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中等的辅佐之臣,崤山以东地区虽然动乱,三秦之地还是可以保全的。秦地被山带河,形势险固,四面都有天然关隘险阻。自秦穆公以来一直到秦王二十多个国君,常常是诸侯中的领先者。难道历代君王都贤明吗?这是地位形势造成的呀!再说天下各国曾经同心合力进攻秦国。但都为险阻所困而不能前进,难道是因为勇气力量和智慧不够吗?只是地形不利,地势不便啊。谐候们出身民,因为利益而联合起来,并没有帝王的德行。他们的交往不亲密,他们的百姓也不亲附。:他们看见秦地险阻难以进犯,就必定退兵。如果他们能安定本土,让人民休养生息,等待秦的衰败,收纳弱小,扶助疲困,来指挥东方诸侯新建的各国的君主,就不用担心在天下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了。可是他们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自己却被擒获,这是因为他们挽救败亡的策略是错误的啊。秦始皇自满,不听取群臣的意见,于是坚持错误不去改变。秦二世继承王位,因循这些错误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人亲附,危弱而没有无人辅佐。三位君主昏庸糊涂,终身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原因就是由于秦朝的政治有许多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出口自己就被杀戮了。因此,三代君主迷失帝道,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皇上还不知道,难道不可悲吗!(选自贾谊《过秦论(下篇)》,有删改)15.BB.“欣喜与心酸”分析错误,本词与李煜《虞美人》词的基调均是心酸哀愁,并无欣喜。16.理解:这两句的意思是:随着晚上时间变短,相思的时间也跟着变短,这本是令人欣喜的:但语文试题第3页(共7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