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上进]2024届名校学术联盟·考前冲刺·精品预测卷(三)3试卷及答案答案(语文)

[智慧上进]2024届名校学术联盟·考前冲刺·精品预测卷(三)3试卷及答案答案(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天舟益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实实自省,那么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如果自己追随别人,同别人一样勤勉,不甘落后,那么和自己能力相等的人就会到来。如果靠着几案、拄着手仗,斜着眼睛,指手划脚,驱使别人为自己效劳,那么只有仆役到来。如果怒目圆睁,任意蹂躏部下,大声呵斥他人,那么只有奴才到来啊!这是古代推行道义、招收贤士的方法。大王果真广泛地选拔国内的人才,登门拜访他们,天下人听说大王拜访贤臣,天下贤士一定会奔赴燕国。燕昭王问道:“我去拜见谁合适呢?”郭隗先生回答说:“我听说古代的国君,有用千金寻求千里马的,花了三年时间也没有得到。一位近侍对国君说:‘请让我去帮您寻求千里马吧!’国君便派他去了,三个月就找到了千里马,但马已经死了,于是,他用五百金买下了这匹马的尸首,回去向国君报告。国君大怒,说:‘我要寻求的是活的千里马,花掉五百金买死马有什么用啊?’近侍回答说:‘买死的千里马尚且花五百金,何况买活的千里马呢?天下的人肯定认为大王您能出高价买马,千里马现在可以得到了!”于是不到一年,有好多匹千里马到手了。现在大王果真要招揽天下的贤才,就先从我郭隗开始做起。连我郭隗都能被重用,何况那些比郭隗更贤德的人呢?难道会因为远隔千里而不来吗?”于是燕昭王替郭隗建造宫室,并用师长的礼仪待他。消息传开,乐毅从魏国前往燕国,邹衍从齐国前往燕国,刷辛从赵国前往燕国,贤士都争着聚集到了燕国。燕昭王吊唁死者,慰问生者,和老百姓同甘共苦,达二十八年之久,燕国富足了,士兵生活安适,心情愉快,愿为复国作战。于是燕昭王用乐毅做上将军,和秦国、楚国、三晋共同谋划攻打齐国,齐军失败,齐闵王逃跑到外地去了。燕军单独追击齐国的败兵,一直打进齐国都城临淄,掠取了齐国珍宝,并焚烧了齐国的宫室祖庙。齐国城池没被攻破的,只有莒和即墨。材料二:贞观初年,您求贤如渴,能够很好对待别人所举荐的人,信任他、使用他,尽量采用并发挥他的特长,还恐怕没有完全做到这样。近年以来,全凭自己的好恶,或者大家推举便任用他,或者一人指摘便弃掉他,或者长年任用他,或者偶有怀疑便疏远他。说来(被任用者)默然自安地尽做事,自有他的成绩和贡献,被弃掉者,有人对他的指摘未必可信:多年尽职从事,不应一朝怀疑就被弃掉。15.D(D项,“表达了诗人对唐朝统治若奢靡无度的愤慨”错误。关于尾联寓意,历来说法有二:一是谓指在京同袍之失意者;二是得意者。)16.①本诗因小见大,由牡丹引出今昔对比,又由牡丹调败引出身世之悲。②首句以牡丹往年植于曲江苑圃之繁华情景已不可复追,喻往岁进士登第、曲江游赏、得意尽欢之盛况已不可再。③颈联由牡丹为风雨所败,想到自己应试落第、怀才不遇、沦落天涯的身世之悲。(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7.(1)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2)事不日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3)示例: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荡胸生曾云决眦人归鸟/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18.A翻山越岭/长途跋涉B鳞次栉比/错落有致C人声鼎沸/人来人往(每空1分,符合语境即可)19.B(文中的“仿佛”意思是好像、似乎。A项,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B项,好像、似乎。C项,差不多。D项,像,表示比喻。)20.A(“锦城下江小通衢,蜀中沱水大码头”这两句是对五凤溪码头的作用的肯定,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放在①处最恰当,由第一段介绍沱水大码头的繁盛过渡到沱水大码头的衰落。)21.①主要有两大原因②二是饮食不节导致身体不适③精神状态也会好(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22.要想预防“节日病”的发生,不仅要控制饮食、调整饮食结构,而且要作息规律、劳逸结合。(5分,酌情给分)23.【写作指导】叔孙豹提出的“三不朽”主张,体现了封建士大夫的政治理想,距今虽然已有两千多年,仍然闪烁着思想的光辉,对于当今青年的成长,仍有指导意义。当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赋予其新的内涵。“太上有立德”,说明加强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立世的前提,一个人只有道德修养深厚,才能建功立业,承担大任。“立功”是人生的行为目标,只有为社会建功立业的人,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与当下行政工作中提出的“立功为党,勤政为民”的宗旨有相近之处。至于“立言”,是古人追求的另一境界。在今天看来,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种境界。如果我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虽然算不上是立言,但至少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扬。【参考立意】①注重道德修养,承担社会重任。②立德修身,立功为民。③学习优秀文化,做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人。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