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南通三模)答案(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天舟益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南通2024高三第三次调研
2、2024南通高三第三次调研
答案(语文))
18.《千里江山图》中的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历经千年而未衰,即使在幽暗的环境中依然泛着宝石的光芒,主创团队正是从这一细节处提炼出“青绿”的意象。19.①处引用“连朝浓雾如铺絮,已识严冬酿雪心”不需出处,因为作者把引用的内容化到自己语言中,成为作者语言的一部分,作者只取其意思,没有别的用意。加上出处,反而影响语言的连贯性。②B处的引用需要出处,因为作者的目的是论证中国茶历史悠久,有了出处就表明引用内容的准确真实,有来历,能够增强说服力。20.构成:“平易近人”“沉睡”赋予文物人的情态动作;表达效果:把无生命的“文物”拟作有生命的“物体”,生动的呈现了文物的数字化传播在拉近文物(文化)与人的距离,增强公众对文物的认知体验等方面的作用。21.A埋头苦千;B发奋图强;C锐不可当22.“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更具融合性的生产力。23.审题:这是一道记叙类材料作文题,材料首先叙述了曹操率军南下这一强敌逼境的背景,然后分别叙述了孙权、诸葛亮、周瑜这三人的不同出彩表现。这部分材料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诸葛亮审时度势,深谙孙权犹豫不决的心理,先激将,后分析天下大势;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与杰出的外交水平。第二层是周瑜先表明抗曹立场,然后指出敌方不利因素,使主公孙权坚定信心,打消疑虑;抓住“力主抗曹”“指出了曹军的不利因素”等关键词,我们可以看出周瑜具有“多谋善断”,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等出彩特点。第三层是孙权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痛下决心,果断决策。孙权能广泛听取部下意见而不是刚愎自用,由此可知其从谏如流,而最后他又能果断抉择,也可看出他的果敢、果决等性格特点。写作时,可以先针对材料中各人的表现进行整体评价,也可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见人所未见。如从力主抗曹这一小点,纵深挖掘,可评价周瑜面对强敌压境时,绝不苟且偷安,力排众议的胆识等。再如材料中诸葛亮先用“激将法”,后分析时局,考生可从诸葛亮的智慧、战略、策略、外交才能等方面深入思考,从公忠体国、果敢刚毅、缜密谋划等方面立意;再如评价孙权时,可从从谏如流、兼听则明、果敢决断等方面立意。同时还要注意,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考生,对于这类材料的写作,既要“论古”,更要“知今”。“鉴古”绝非简单引述材料,而是准确评价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人格智慧、情怀价值,以此见出考生的见识。“鉴古”之后更要“知今”,即从历史人物说开去,缘事而发,阐发“大情大理”,即普适哲理或普世价值,具体说就是对我们当前的为人、处事、治国、理政等有什么借鉴意义。立意:1.从谏如流,兼听则明,果敢果决。2.大胆建言,小心求证。3.胆识过人,多谋善断。4.上兵伐谋,善假于物。5.折冲樽俎间,制胜在两楹。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