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高考·冲刺预测卷(一)1试题(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天舟益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年高考真题
2、2024高考答案
3、2024高考做2024版的题合适吗
4、2024年高考倒计时日历
5、2024年 高考
6、2024年高考展望
7、2024年高考是全国卷吗
8、2024年高考总分是多少
9、2024年高考时间具体是多少
10、2024年高考考哪几门科目
1试题(历史))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均为必考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唐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有所谓“道”的划分,道之下是州统县的地方行政制度,唐太宗贞观初年,把全国分为十道,这时道只是一种监察巡视的区域,巡视道的官员都属临时派遣的性质,到了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又分全国为十五道,各置常设的“采访处置史”管理,后来地方官吏的权利日益增大,节度使往往兼领道的长官,掌握军政大权,道也成为军事割据区或行政区,于是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一摘编自王仲荦著《隋唐五代史》材料二在各级地方官的设置上,宋朝基本上是针对节度使的权力开刀的。宋统一后,起初是依照唐制分全国为十道,997年改全国为十五路(类似现在的省),后不断增加,直至二十六路。在路之下,宋的地方行政机构还有州、县两级,与州平级并存的还有府、军、监等机构。在路、州增设“监司”、“通判”等职,有力地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但也造成宋朝冗官多的弊病。一摘编自周宝珠、陈振主编《中国历史•宋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从唐到宋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趋势。(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两代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产生的不同结果。(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康熙三十年(1691年)五月,工部等衙门议复古北口长城,总兵官蔡元上疏,请求整修古北口一带残破的长城,康熙就此事发表了他的长城观: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一摘自徐永清《长城简史》材料二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其文化价值不是长城修筑者的主观意愿,而是历史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动态的历史场域中,长城本身的物质形态会改变,长城的价值超越了历史长时段并不断被赋予新认知,也因视角和价值取向不同,不同时代对于不同人群而言,在古代、近代乃至新中国建立之后不同的历史时期,长城的象征意义和价值有所不同。一摘编自付瑞红《长城文化价值的“命运共同体”意涵与展示路径》高三历史试卷第4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