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科综合(新教材卷)答案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科综合(新教材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天舟高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晋中市2023一2024学年高三年级第二次优生测试文科综合·政治答案12~23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毛泽东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几个政策问题》中的言论为情境,考查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的知识,主要考查政治认同学科素养。思路点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材料中显示的时间是1950年,①符合题意。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③符合题意。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②排除。④说法不科学。13.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经典论述为情境,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特点相关知识,主要考查科学精神学科素养。思路点拨“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显然恩格斯是在讲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发展的理论。毛泽东的观点更直白,从另一个方面阐明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发展的理论。讲“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即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也是在讲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理论、发展的理论,①③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是能够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根本,②错误。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具有鲜明阶级属性,④错误。14.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某乡推行“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增收模式为情境,考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科学精神学科素养。思路点拔某乡推行“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增收模式,发挥党建的作用,以产业发展为主线,拓宽了乡村振兴路径,实现了集体、企业、农户“三受益”,村集体经济增收,②③符合题意。该乡没有变革农村经济制度,①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产业融合,④不符合题意。LTU尺E15.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中央财政在2023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为情境,考查财政政策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政治认同学科素养。思路点拨增发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不一定会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②传导错误。增发的国债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由中央偿还,不会增加地方财政赤字,④传导错误。①③正确。16.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某市公安局网安大队开展打击网络谣言宣传活动为情境,考查人民民主专政的知识,主要考查政治认同学科素养。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