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协作校一模]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答案

[辽宁省协作校一模]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天舟高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昔先君桓公,方任贤而赞德之时,亡国恃以存,危国仰以安。(4分)(2)圣深知之,皆务正己以为表,明礼义以为教。(4分)14.两则材料对国君治理国家各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别黄徐州@陈师道姓名曾落荐书中,刻画无盐⑧自不工。一日虚声满天下,十年从事得途穷⑧白头未觉功名晚,青眼常蒙今昔同。衰病又为今日别,数行老泪洒西风【注】①黄徐州:作者之友,时任徐州知州。②刻画无盐:《晋书·周凯传》:“庾亮谓觊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觊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说的是他自惭不如乐广,别人称誉太过,犹如刻画无盐,而以西施的形貌相加,就显得唐突了。③途穷:《晋书·阮籍传》:“(阮籍)率意独驾不由路径,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句中“途穷”是指绍圣元年(1094年)因党事牵连而被罢职。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棂,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题中的“别”字表明,本诗是一首离别诗,“黄徐州”是辞别的对象VB.诗人认为自己为官十年,只是浪得虚名,着实愧对于推荐自己的友人。C.黄庭坚在《登快阁》诗中使用“青眼”的典故,其作用与本诗有所不同√D.尾联,诗人由自己的现况着笔,点明诗为告别而作的主旨,情感真挚16.尾联中有“数行老泪”之语,你认为这里的女泪”有哪些内涵?(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过秦论》和《六国论》都是总结前朝灭亡,给后来者以警告的文章。《过秦论》强调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六国论》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代修净受”两句生动地刻画出琵琶女演奏结束准备自述身世时的动作与神情。孩破迟限手(3)2024年是龙年,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龙”在古诗文中多有出现,比如“猎头来佛教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似ò1网k不有帅皮2n(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因为中国古代哲学讲天人合一、物我同一,所以自然事物就容易被人格化。一①,最著名的莫过于松、竹、梅、兰、菊这五种不同科目的植物了,它们与使国传统文化有着特定的联系,因此也就成为人格精神的对象物。中国古人立身处世的观念,强调“入世”,崇尚积极进取、正直忠勇、刚毅坚韧的品德和意志;他们②,保有清高孤做、淡泊宁静、飘逸萧散的情怀和意趣。这样的文化和人格诉求,正好与松、竹、梅的某些特性相对应,松、竹、梅自然就成了古【语文第7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