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名师原创调研仿真模拟卷(二)2语文答案

202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名师原创调研仿真模拟卷(二)2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天舟益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三)古代诗歌阅读Ⅱ(本题共2小题,1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上朝饥示子聿陆游水云深处小茅茨,雷动空肠惯忍饥。外物不移方是学,俗人犹爱未为诗。生逢昭代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锌。八十到头终强项,欲将衣钵付吾儿。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A.首句交代了诗人的居住环境,“茅茨”暗示了他晚年生活的窘迫潦倒。B.“雷动”二字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诗人的饥肠辘辘,照应标题。C.诗人生逢政治清明的时代,却一生“虚过”,无所作为,内心很羞惭。D.诗人以此诗教导儿子,多用口语,亲切自然,蕴含真挚深切的情感。9.诗人要传给儿子怎样的“衣钵”?请简要分析。(12分)答:二、语言文字运用(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之人无不对其乐道喜吟,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首诗。有人说它是李商隐写给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它是李商隐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它是李商隐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等多种说法。千百年来众说纷纭,①。此诗在典故运用方面堪称一绝,中间两联的四个典故,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庄生梦蝶,表现人生的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寻的执着:沧海鲛泪,具有一种阔大的寂寥;蓝田日暖,传达温暖而朦胧的欢乐。诗人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神奇空灵,他的心灵向读者缓缓开启,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等皆融于其中,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诗人在尾联中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在当时就早已令人不胜怅惘海·71·【24新教材·ZC·语文(十二)一R一选择性必修中册-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