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JY高三·A区专用·模拟卷(二)2化学·新高考(安徽)试题
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JY高三·A区专用·模拟卷(二)2化学·新高考(安徽)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天舟高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c2(NH3)10.C解析: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目减小的反应,△S0,由△.TAS≈0知,A0,A错误:该反应的衡常数K-cN)CB错误:其他条件相同,增大需相当于增大:的浓度衡正向移动,N,的转化率增加C正确:使用高效催化剂不能改变比的衡转化率.D错误。11.D解析:向食品脱氧剂样品(含还原铁粉)中加入硫酸后,铁粉会与疏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酸性KMO4溶液为强氧化剂,会氧化亚铁离子,则滴加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不能说明原食品脱氧剂样品中含FC2+,A错误;向FeSO4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H2O2溶液,H2O2会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则加入H2O2溶液后,溶液变红,只能说明Fc2+有还原性,B错误;向FCCl3溶液加入铜片会发生反应:2FcCl3+Cu一2FcCl+CuC2,可看到溶液颜色改变,无黑色固体出现,说明氧化性:Fc3>Cu2+,C错误;向FeCl,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FcCl,溶液会与KI溶液反应生成FcC2和l2,则溶液变蓝,说明氧化性:Fe3+>l2,D正确。12.B解析:Na2C204溶液pH为8.60,溶液显碱性,C,0分步水解,且以第-步水解为主,则溶液中存在:c(C0?)>c(OH)>cHC,04)>cH2C2O4)>C(H),A正确:实验2的混合溶液中电荷守恒:cH)+cNa)=2c(C,04)+cHC,04)+c(C)+c(OH),当混合溶液的pH=7,即cH)=c(OH),所以cNa)=2c(C,04)+cHCz04)+c(C),B错误;实验3中两溶液混合时有沉淀产生,则c(C2)c(Cz0?)>Kp(CaC0).C正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HC,04生成CO2,Mn04被还原为Mn2+,离子方程式为5HC204+2Mn04+11H-10C02↑+2Mn2+8H20,D正确。公众号:高中试卷君13.A解析:260C时,C0转化率高但CH,OCH3产率很低,说明此时反应①C0转化成CH,OH的速率快,反应②CH,OH转化成CH,0CH的速率慢即此时反应①的速率大于反应②,A正确,一定温度下增大品可提高品的衡转化率,C0衡转化率降低B错误;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①×2+反应②得到2C0(g)+4H2(g)一CH,0CH(g)+H2O(g)△H=2△H1+△H2=-(2×91+24)kJ/mol=-206kJ/ol,C错误;一定温度下,选用高效催化剂不能提高衡转化率,D错误。14.(1)2+2H*+H20,一2+2H20(2分)(2)c(1分)(3)反应液褪色(1分)(4)乙醇(1分)(⑤)①从滴定管上口加入少量标准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内壁,然后从下部放出,重复23次(3分)②I03+5+6H一312+3H0(2分)③104.9%(3分,计算过程见解析)④滴定摇动锥形瓶时,过量的I被空气氧化成I2(或含有KC1O3杂质)2分)解析:海带灰浸取液中含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I被过氧化氢氧化为碘单质,从水溶液中分离碘可采用乙醚萃取、经分液后得到有机层,蒸馏碘的乙醚溶液得到碘单质,碘单质在酸性条件下被KC1O,氧化为碘酸根离子,反应过程中存在生成氯气的副反应,经过逐氯,洽却结晶、过滤得到KHO3)2晶体,经热水溶解、中和后得到KIO,利用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幅较大,采用冷却结晶法,过滤得到碘酸钾,KO3难溶于乙醇,则向滤液中加乙醇,可促进碘酸钾析出,能提高产量。(3)碘水呈棕黄色,氯气在加热条件下难溶于酸性溶液,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