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衡中同卷[调研卷](三)3文科综合(新教材版)试题

2024届衡中同卷[调研卷](三)3文科综合(新教材版)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天舟益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衡中同卷2023-2024文综
    2、2024衡中同卷调研卷文科综合三
    3、衡中同卷文综2024
    4、2024衡中同卷文综答案
    5、2024衡中同卷调研卷文综答案
    6、衡中同卷2024调研卷文综三
    7、衡中同卷2024文综答案
    8、衡中同卷2024高三下学期二调
    9、衡中同卷2024文综答案免费网站
    10、2024衡中同卷
13【答案】B【解析】据材料“战国时期,被虽‘言语不通,嗜欲不同',但均有积礼义而为君子’的一体化认知”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产生并得到发展,“四方之民”融入华夏有助于推动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故选B项:内迁民族居四方,并未与华夏族完全融合,且民族差异消失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于秦朝,战国尚未建立,无法“发展”,排除C项:单靠“礼义”无法维系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排除D项。25.【答案】A【解析】据材料“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可知,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但是皇帝的命令也需要经过中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制约皇权,故选A项,根据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制并未让决策走向民主化,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制分散和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并没有削弱皇帝的专制权力,排除C项,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办事效率,排除D项。26.【答案】A【解析】由材料“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治国、平天下”可知宋代书院强调责任感,而不是仅局限于培养学生的品质,选A项排除B,“成就人才,传道以济斯民也”可知宋代书院强调传道济民的社会责任,并非无为而治,排除C项,书院不是培养理科人才的场所,排除D项。27.【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受到言官弹劾的官员只有皇帝应允才能继续任职,说明皇帝对官员的任免享有绝对的权力,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专制主义进入鼎盛时期,皇权得到强化,故选D项:材料始终表明言官享有的权力就是弹劾官员,并未体现其权力的扩大,排除A项:材料中无法反映文官集团内部的斗争,排除B项:监察体系指的是整个监察的机构,而言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不能仅凭言官的存在就判定整个监察机构的完善,排除C项。28.【答案】选C。【解析】A选项“根本改变”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晚清专制思想受到冲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晚清统治者被迫由“天下国家”转而接受“万国公法”,但又认为国家维持有赖忠君、尊孔,说明传统儒家伦理观念影响深远,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29.【答案】选B。【解析】A选项只能体现漫画的下半部分内容,不能全面反映漫画主旨,排除A项;由《后方安居乐业:是前线将士流血之赐》可以判断此漫画从反映了国民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故选B项:漫画家在日本侵华时期所作的漫画作品可以作为研究当时历史的史料,但不能作为日本侵华罪行的直接证据,故排除C项:漫画具有史料价值,漫画家的主观意识不具备史料价值,故排除D项。30.【答案】选A。【解析】由表中数据可见在1956年的国民经济收入中,社会主义性质经济居于主导地位,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以及公司合营经济三者占比达到92.9%,故选A项:国民经济在1952年底已恢复,故排除B项:由表中数据可见,私有经济已基本被公有经济取代,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排除C项:表中显示还有少量私有经济,故排除D项。31.【答案】D【解析】题干强调20世纪90年代以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反映了改革开放对生活带来的影响,故选D:没有反映安土重迁的观念已经消失,故A选项错误:没有体现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故B选项错误:也无法看出城乡间发展的差异状况,故C选项错误。32.【答案】C【解析】题干强调雅典审判要经过原被告法庭辩论、证人写证词宣誓、法庭判决、判决结果是由陪审员投票,根据投票结果判决,突出的是审判的程序是否正义,而非审判的内容,故选C:这一系列的审判过程没有提及是否附公民的自由进行限制,也不能保证是否公平公正,故A、D选项错误:强调审判程序正义,审判内容不正义也是不能维护城邦利益,故B选项错误。33.【答案】A【解析】“选举人票的数量根据各州在国会的议员数量而定”照顾了大州的利益:“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选举人团制度而非选民直接选举”照顾了小州的利益:体现了利益间妥协与协调,A项正确:“如果所有总统候选人都未获得半数以上的选举人票,由国会众议院从得票最多的前三名候选人中选出总统”表明选举有可能违背民意,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到联邦政府的权力,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政党的作用对美国的影响,排除D项。3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公职人员和公社官吏...经常受到监督的、可以更换的.,·公社还要求一切重大问题都经过民主讨论”可知,巴黎公社的公职人员应受监督,并且采取民主集中制,这是无产阶级民主制的探索,D项正确:分权制衡的施政原则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体现,排除A项:工农联盟的革命策略,与巴黎公社的革命策略不符,排除B项:此时巴黎公社尚未处于社会主义社会阶段,排除C项。35.【答案】D【解析】根据“国家只下达给企业生产的数量和交货期限两个指标,其余由企业自行制定”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中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同时利用利润、奖金等手段来发展企业的生产,所以实在利用经济手段调动生产积极性,D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并未突破斯大林模式,也不是在推动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排除AB项:此时的苏联依然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C项。41.【答案】(1)变化:从准备承认到放弃承认新中国到中法建交。(3分)放弃承认原因: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美国对法国施压:法国实力衰落(或在经济和军事上对美国严重依赖):印度支那和中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1点2分,共6分)建交原因:中法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法国实力增强谋求大国地位(或从本国根本利益出发):戴高乐主义的影响: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点2分,共6分)(2)影响:改善中国国际环境(或打破西方对中国的政治孤立与外交封锁):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在欧洲起引领和示范作用:冲击两极格局,推动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1点2分,共6分)
本文标签: 衡中同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