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七调考试(新高考版B)语文试题

衡中同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七调考试(新高考版B)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天舟高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减字木兰花·登巫山县楼作黄定坚襄王梦里,草绿烟深何处是?宋玉台头,暮雨朝云几许愁?飞花漫漫,不管酒人肠欲断。森水茫茫,欲度南陵更断肠。[注]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正月,放逐在蜀中已近六年的黄庭坚過救,从江安登弁,顺长江下三峡出川。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两个问句:“何处是”即“是何处”,“儿许愁”实形容愁多。B.上片以君王与文臣对举.虽是说古事,却不无现实的寓意。C.六年的放逐给词人留下了太深的伤痕,故他仍自称“圈人”。D.这首词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情感深沉。16.这首词词人情感抒发较有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写作者梦中游历天姥山,他迷恋着花,依倚着石,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浑然不觉时光的流逝。(2)古代诗歌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感情,如杜甫《登高》中“▲,▲分的两句。(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两句通过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说明空有一番壮志却不做好准备是不可能实现的。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土壤是地球的“皮肤”,是孕育万物的载体,像人的皮肤一样也会生病。白花花的盐碱地就是A,制约着农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盐碱地并非生命的荒漠,盐地碱蓬、柽柳、胡杨和羊草等植物构成了盐碱地上的风景。能够在盐碱地上生长的植物,B、聚盐、泌盐和不透盐是它们征服盐碱地的看家本领。根据这三种本领,我们可以将适合在盐碱地上生长的植物分为聚盐植物、泌盐植物和拒盐植物三类。聚盐植物的茎和叶常常肉质化,①能够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可溶性盐并聚集在体内,②所以自身不会受到伤害,③这类植物比较常见的有盐地碱蓬、盐角草等。④泌盐植物则通过根部或其他部位排出体内过多的盐分,⑤这种特性使它们能够在盐碱地生存和繁衍,⑥有效地减轻了植物体内盐分过多的问题,⑦柽柳和补血草是这类植物的代表典型。⑧拒盐植物一般生长在盐碱化程度较轻的地区,⑨其根部吸收的盐分很少,⑩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有盐地风毛菊、田菁、艾蒿等。【高一语文第7页(共8页)】·24-175A·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