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信息卷 ZS4(六)6文科综合答案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信息卷 ZS4(六)6文科综合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天舟益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值,增强文化保护意识(3分),在生活实践中知茶、用茶,促进茶文化的传播和创新,发展茶文化产业,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分)。(2)①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把握,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4分)②对茶文化进行申遗保护彰显了对中华文化价值的肯定(2分);结合时代发展与人民需要对茶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当代文明相协调,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2分):在商业贸易、国际交往等活动中推动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传递中国智慧,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3)开展茶文化的讲座、开展泡茶、品茶等体验活动、开设茶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培训等。(写出两个,每点2分,共4分。)41.(1)法国:长期发展缓慢;法律保障完善;资本主义性质。(每点2分,任意2点,共4分)中国:发展迅速;行政命令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性质。(每点2分,任意2点,共4分)(2)特点:贯穿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过程曲折;由自发组织到政府主导;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发展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由单一经营发展到多种经营;逐步形成以立法为保障。(8分,任答4点即可)作用: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4分,任答2点即可)(3)发挥制度优势(也可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丰富农业合作社的类型和功能;完善相关法律。(每点2分,任意3点,共5分)42.【参考答案】示例一【答案】论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仁人志士根据中国自身特点选择现代化道路。(2分)阐释: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冲破士人不得干政、士人不得集会结社的禁令,发起“公车上书”。他们着力传播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猛烈地冲击了陈腐的旧文化,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推动了戊戌变法的政治实践,维新派将近代化从器物层面推进到了政治层面。戊戌变法失败后,部分觉醒的士大夫逐渐支持并参与资产阶级革命活动,一部分士大夫主导了立宪运动,增大了清政府的离心力,加速了清王朝统治的瓦解。(8分)总之,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根据中国特点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存。虽然没有成功,但是符合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2分)示例二论题:“效法欧美”的现代化道路在中国行不通。(2分)阐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第一个重要历史阶段。(2分)中国人民和无数志士仁人为改变任人宰割的悲惨境遇,上下求索,进行了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及清末新政等,但因阶级和时代的局限,这些致力于现代化的尝试都未能成功。(3分)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中国还尝试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但都没有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3分)这表明中国现代化走“效法欧美”的路行不通,中国资产阶级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完成不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任务。(2分)示例三论题:“走俄国的路”的现代化道路取得了革命成功。(2分)文科综合参考答案H056第5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