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仿真模拟卷(一)1文科综合L试题
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仿真模拟卷(一)1文科综合L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天舟高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与美国争夺中间地带的是苏联,中国没有与美国争夺中间地带,排除B项;东南亚华侨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但本题的主题是美国的指导方针,其主要反映的是美国的战略意图,而非华侨的影响,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41.(1)同:经济因素是移民的主要动因;人口迁移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内部移民与海外移民并存。(4分,任答两点即可)异:欧洲海外移民主要是进行殖民扩张,中国移民主要是为了谋生;欧洲移民成分多样,中国移民以农民为主;欧洲移民给殖民地带来了灾难,中国移民促进了移入地的开发。(6分)(2)移民关东原因:清朝对东北封禁的废止;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战乱和灾害造成大量农民破产。(4分,任答两点即可)移民海外原因:沿海地少人多,人民生存艰难;殖民地和西方国家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清政府海禁政策失效,准许华工出国;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6分,任答三点即可)(3)人口迁移是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人口迁移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形成;人口流动也会产生种族、宗教、文化冲突等不利影响;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人才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5分,任答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言之有理即可)42.【示例】中国式现代化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推动资本主义文明全球扩张的同时,西方国家主导的现代化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中国式现代化不依靠战争和掠夺,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16世纪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由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资本原始积累使亚非拉国家遭到入侵劫掠。工业革命后,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实力,对外进行商品倾销、资本输出,瓜分世界,刺激了本国的现代化进程,构建起欧美主导的不衡的国际秩序。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建设艰难起步,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外交方针,“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建设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通过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时期通过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投行等措施使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的做法,弘扬和发展理念,走合作共赢的道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观点2分,对欧美国家现代化的论证4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证4分,总体评分2分)45.(1)背景:原有州县设置不合理;民众赋役繁重;北方战乱,北民南迁;经济重心南移;政府财政危机严重;王安石变法推动。(8分,答出4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特点:目标明确;手段多样;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改革力度大;因地制宜;效果显著,但南北州县与户口数量不均衡的矛盾依然存在。(7分,答出一点得2分,四点得7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46.(1)德国火箭技术世界领先;二战后期,美苏同盟关系日渐破裂,战后美苏对抗的需要。(6分)(2)促进了美苏两国航天科学的飞速发展;加剧了美苏之间的科技竞争与军事对抗;加快了人类利用火箭探索太空的步伐。(9分)47.(1)主要措施: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重点培训部队和地方干部;反对错误思想,坚决维护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阐释民主集中制,重视建设干部队伍。(7分,一点2分,二点5分,三点7分)(2)意义:提高了华中地区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扩大了中共在当地的政治影响力;有助于中共中央战略决策的贯彻与执行;推动了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与壮大;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党建工作提供了经验。(8分,任答四点即可)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2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