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年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四)4理科综合XN答案

高三2024年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四)4理科综合XN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天舟高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四理科综合答案
    2、2024高考仿真模拟卷理科综合四
    3、2024高考仿真模拟卷四
    4、2024年高考课标全国模拟仿真卷(四)第一轮巩固
    5、2024高考仿真模拟卷4
    6、2024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4
    7、2024年高考仿真模拟卷四答案
    8、2024新高考仿真模拟卷四
    9、2024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文科综合四
    10、2024新高考仿真模拟卷4
生物部分1.【答案】C【解析】A.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时,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保留在不彻底的分解产物酒精中,释放出来的能量中少部分储存在ATP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A错误;B.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如液泡与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无关,B错误;C.线粒体的内膜需进行复杂的化学反应,其上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C正确;D.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两者都含有DNA和RNA)和核糖体(含有RNA),核糖体为无膜结构,故无磷脂分子,D错误。2.【答案】B【解析】A.如图所示,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也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当膜内侧的Ca+与其相应位点结合时,酶活性就被激活了,A正确;B.由图可知,该载体蛋白磷酸化后导致其空间结构改变,将Ca2+运输至另一侧,B错误;C.如图所示,ATP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时,脱离的磷酸基团挟能量与该载体蛋白结合,即载体蛋白的磷酸化,C正确。D.ATP分子中磷酸基团间带有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使得ATP的结构非常不稳定,D正确;3.【答案】C【解析】A.感染病原体后引发炎症并出现发热现象有利于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等转移到炎症区,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此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B.③是B细胞,B细胞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一是病原体和细胞③接触,二是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此外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③是B细胞,增殖分化后形成细胞④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B正确;C.新型冠状病毒侵入细胞的方式说明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C错误;D.感染新冠病毒后经治疗痊愈的病人,其机体内最可能长期存在的是识别新冠病毒的记忆细胞,D正确。4.【答案B【解析】核基因的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出RNA的过程,发生的场所为细胞核,翻译是以RNA为模板翻译出具有氨基酸排列顺序的多肽链,翻译的场所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A正确;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rRNA是构成核糖体的成分,不含有反密码子,B错误;三种RNA(mRNA、rRNA、tRNA)都是以DNA中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的,C正确;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图中基因A表达的蛋白质分子数量明显多于基因B表达的蛋白质分子,说明基因A表达的效率高于基因B,D正确5.【答案】D正文但【解析】A.用激素处理时,应用IAA处理茎芽尖端而不是加在培养液中,原因是在幼嫩组织中,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由生态学上端运输到生态学下端,A正确;B.A、B两组的实验结果表明,用理综答案第11页(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