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高效课堂(三)历史
江西省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高效课堂(三)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天舟高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3-2024历史七年级高分突破
2、2023-2024七年级历史高分突破
3、2023-2024高分突破七年级历史
辽宁名校联考高三12月联合考试·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D考查先秦民族认同。根据材料可知,大禹治水范围广,涉及多个部族;多个部族共同参与治水活动,有利于强化民族认同,故D项正确。大禹并未获得所有治水区域的统治权,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项;当时尚未形成集权政治,故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各部族之间的关系,故排除C项。2.B考查秦朝文书制度。根据“行传书、受书,必书其起及到日月夙莫(暮),以辄相报殿(也)”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的部分文书在相邻政区间传达时,需要向传来方另发文书报告所传文书已到,还需要在文书的正文处签署何时到、到县名称、由何县发来等信息,这有效保证了政令及时传达,利于专制集权体制的强化,故B项正确。唐朝三省六部制标志着官僚政治的成熟,故排除A项;这一做法的目的并非规范中央行政权力,而是提升行政效率,强化集权体制,故排除C项:材料未反映出这种文书系统的监察功能,故排除D项。3.A考查唐宋社会变革与文学。根据材料“尽去作商贾”“书生亦贪利”“插花作牙侩,城市称雄霸”可知唐宋时期农民、知识分子和手工业者都参与商业经营,反映了商业活动主体具有多元性,因此①正确,材料中并未出现雇佣关系,无法体现资本主义萌芽等新的经营方式的出现,因此②错误,材料中各个行业的人都可以参与商业经营,说明当时经商环境比较宽松,因此③正确,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劳动力职业的自由转换,反映了当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因此④错误,故A项正确,排除B、C、D三项。4.B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可知,程颢“将仁义之性的所有者从人扩展到自然万物”,说明从仁义之性的角度认识万物,利于完善儒学的哲学体系,故B项正确。A项违背逻辑,材料体现的是程颗对儒学的完善,不是颠覆,故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故排除C项;D项概念混淆,程颢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排除。5.C考查清代土地与农业发展。根据材料“田底持有者没有耕作权,只有收租权,而田面持有者享有耕作权,并向田底持有人交租”“土地田底权与田面权的分离已成为清代部分地方的乡规俗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和租佃制的发展,土地交易流转频繁,土地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这反映出租佃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土地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利于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故排除A项;当时农民与地主间依存的生产关系仍然维系,故排除B项;“有效抑制”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6.D考查太天国运动。太天国一直处于清政府的包围下,通过讲道活动,传播太天国的思想、征收赋税、处理地方纠纷,有利于维持地方治理,稳定社会秩序,故D项正确。传统伦理是儒家伦理,太天国并不信仰儒家伦理,故排除A项;这只是一种基层教化,不是基层民主,故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乡约内容的丰富,故排除C项。7.C考查洋务运动。根据材料“1868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山东巡抚丁宝桢”“小民困苦无告,迫于倒悬”“日削于冥冥之中,不堪设想”等可知,面对着铁路成为世界交通建设的主流,作为先进洋务派士大夫代表的曾国藩、丁宝桢对铁路建设带有忧虑意见,思想保守陈旧,尚未认清工业文明的重要性与工业时代到来的必然性,故C项正确,排除D项。材料体现不出二者的分歧,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与列强商战,故排除B项。8.B考查新文化运动。根据材料可知,陈独秀认为新文化运动“应该起到多方面的功能”,既有培养中国人的公共心、创造精神,又在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起到作用,由此可知,陈独秀强调新文化运动不仅要有思想解放的作用,还要有政治救亡的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中虽然有培养人的地方,但是并不是强调人的个性的培养,故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陈独秀认为新文化运动应该所起的功能,而不是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故排除D项。9.C考查抗日战争。根据漫画“抗战”以及日本国旗可知,漫画表现的是日本侵华战争最终走向失败。由此可知,该漫画的日的是为了鼓舞民众团结抗战,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抗战进程发生重大转折,故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指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但是材中没有涉及国民党,故排除D项。10.A考查新中国外交。材料表明我国领导人认为搞外交要注重灵活性与坚定性,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恶化,美国持续对中国采取孤立政策,我国外部压力加大,领导人的这一设想意在寻求减轻我国的外来压力,构建国家发展的安全环境,故A项正确。突破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之前,故排除B项;由材料“重新审视民族因素、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可知,扩大社会主义阵营不是材料中设想的意图,故排除C项;摆脱旧中国外交的消极影响是在新中国刚成立时,故排除D项。11.C考查古代印度王权的合法性来源。根据“尽管吠陀时代的君主大多要经过选举产生,但是民众选举他们的理由是在于他们获得了神赐予的禀赋一力量、勇气、智慧和慈爱。君主加冕时必须宣誓效忠于法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谓“王权合法性”,即人民为什么要服从于国王支配的正当理由。根据材料可知,在古印度时期,成为君主的条件有人民的拥护、神的赐予以及效忠法律,这说明“王权的合法性受多重制约”,故C项正确。契约缔结是近代以后立国、建国的主张,此时的古印度并不是由契约缔结而形成的,故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状况,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王权的合法性受多重制约,无法得出文明的多样性,故排除D项。12.D考查罗马行省制。根据材料“元首省的行政长官和军事长官由元首直接任命并对元首负责,新征服的地区自动成为元首省并有军队驻扎”“元首经常派监察官员到各行省巡查”“还设立税务都察使一职,主要职责为前往各行省收取税款”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屋大维的这些措施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以维护统治,故D项正确。A项材料并未体现,故排除;“权力制衡”材料并未反映,故排除B项;屋大维之前的【高三12月联合考试卷·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