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天舟高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三)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C A CC DC AA CB DABA1.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良渚文化的一些因素影响到后来夏商周时期,而良渚位于南方,夏商周的核心区域位于北方,能够体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征,C项正确;玉器能够反映出阶级色彩,但无法体现形成了严格的等级秩序,排除A项;华夏认同出现于春秋时期,排除B项;仅通过玉器无法得出南北文化存在交流,排除D项。2.A【解析】材料中所说“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即推崇节俭思想,再加上“绳墨自矫”的自我约束行为,由此可得为墨家思想,故选A项。3.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绛侯周勃回到封地后也要受到河东守尉限制,恐惧中央权力,故选C项。材料无法反映郡国并行对中央集权的妨碍,排除A项;周勃为高祖时期侯爵,排除B项;王国问题是在汉武帝推行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后得以解决,排除D项。4.C【解析】虎溪三笑的典故,体现了三教之间相互交流和发展,相处融洽,故选C项;儒家一直保持着正统地位,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当时的思想环境,排除B项;奉行三教并行政策的主要是唐代统治者,排除D项。5.D【解析】材料中由部曲发展到客户,发生的变化是租佃制的发展,部曲逐渐成为佃农,同时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这根本上反映的是传统经济关系的突破,故选D项。A、B、C三项都不能完全说明材料内容。6.C【解析】材料中的“以万民的苦乐优先于一姓一朝的君臣之义,政治的正义必须以万民的好恶为归依”都体现的是传统“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而产生这二思想的根源是在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能体现对君主专制的抨击,但没有体现黄宗羲要求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项;这些观,点是对民本思想继承与发展的表现,排除B项;本段材料更多体现的是黄宗羲思想的进步性,排除D项。7.A【解析】辛酉政变后,奕䜣地位大幅上升,他所主导的洋务运动也得到了慈禧暂时的支持,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A项;材料只体现了清政府的中外和睦方针,不能证明中外关系缓和,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清政府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C项;中外和睦方针无法体现外交观念近代化,排除D项。8.A【解析】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从支持的地区来看,主要是中国最富裕的两准江浙一带,但收入中盐税的比例较低,证明革命政府难以掌控辖地,故选A项;材料中未能体现帝国主义的阻挠,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弱小,排除C项;旧官僚确实对辛亥革命有阻碍的行为,但材料中未能体现,排除D项。9.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并结合对应时间,可以得知此时中国共产党推行的是新民主主义政策,故选C项。《论联合政府》的发表是1945年,排除A项;此时的土地革命是反封建的,并非土地公有化,排除B项;1944年的主要任务是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排除D项。10.B【解析】材料中的漫画所绘制的时间为“大跃进”时期,虽然存在艺术夸张,但也有一定的现实原型,当时取得了一系列水利建设的成就,河南林县“红旗渠”就是典型,能够体现民众的建设热情,故排除A项,选B项;当时农村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并非农业合作化运动时期,排除C项;材料只能部分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况,“大跃进”运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困难,排除D项。11.D【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加以计算得知,中国经济增速并非先慢后快,排除A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对外依存度过高,存在一定危机,故选D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排除B项;材料只是部分年份情况,无法反映出口总颜不断增加,排除C项。12.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公民缺乏全体约束性,最终导致了苏格拉底之死,表明极端的民主反而导致了暴政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专制的出现,排除C项;雅典人崇尚自由,但不意味着其法治观念淡薄,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民主程序的缺陷,排除D项。13.B【解析】材料表明庄园的农奴和之前的奴隶相比,他们很少完全听凭他们的领主随意支配打发,而是有一些自主性,表明生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农奴在土地上的权益,不能整体上说农奴具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中古西欧在庄园经济时期是封建社会,社会制度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C项;农奴只是和之前相比在土地上有了一些自主性,但还是依附于农奴主,排除D项。14.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航海条例》主要是为了对抗荷兰的殖民扩张,反映了英国积极对外扩张,与荷兰争夺海上霸主的贸易政策,A项正确;当时荷兰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荷兰航运能力称霸世界,排除B项;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排除C项;对外贸实行严格管控是表面现象,而非实质,排除D项。历史参考答案(附中版)一1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