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卷·A10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段考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天舟益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4.原因:贪官污吏对老百姓的压迫盘剥。建议:①告诫各级官员应善待安抚百姓,不能一味靠军队对付老百姓:②各级官员要切实履职尽责,严惩贪赃违法者,不能文过饰非。(原因,1分;建议,每点1分,共2分)15.(3分)C16.(6分)①运用叠词。如“重重”“曲曲”,音韵和谐,写由了群中连绵之美。②炼字精准,如“翻”“点”,“长”“乱”“青”等,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景物的特点。③善用修辞。如比喻“鱼翻藻鉴”“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生动形象;如排比,“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句式整齐,气韵贯通。(分析对偶也可)④语言整体风格清新明快,简洁凝练。(每答出其中一点赋2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17.(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樯橹灰飞烟灭气吞万里如虎(3)此时无声胜有声往往取酒还独倾(每句1分,共6分)18.①一望无垠②前仰后合③乐此不疲(答案不必拘泥,成语使用恰当合理,即可赋分,每空1分,共3分)19.①排比,句式整齐,增强了语势:②“一次次”“一趟趟”叠用,写出了山里人的勤劳艰辛,赞颂了他们对土地的热爱之情;③“一块块”一洼洼”“一行行”,用数量词借代,借指耕田,描写出山中耕田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特点。(答出排比修辞及效果1分;具体分析每处2分,共4分)20.D(A.互文,借代B.比喻C.夸张D.拟人)21.A(A.表示实际发生的动作的完成或结束。B.表示将要出现某种情况。C.表示劝止。D.与“无”“不”连用,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范围,相当于“完全(没有)”“完全(不)”。)22.①用错了一望而知②各司其职、分工明确③勿以字小而不分(每空2分,共6分,言之成理且通顺,可酌情赋分。)23.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共有三句话,第一句指出世间万物各有所长。第二句指出有些人的错误观点一一只看到自己的短处,盲目羡慕他人,妄自菲薄,忽视自己的优点与长处,这种人必然一事无成,潦倒以终,无法实现自己价值。第三句指出正确的做法是认识自己的长处,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第三句应是行文重要的观点句,启示我们,身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正确认识自己,充分接纳自己,既不妄自菲薄,也不骄傲自满,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擅长的道路持续深耕,走向成功。题干部分,由“未来从事什么职业”可知行文时应围绕“人生规划”展开,行文中心不能离开这一主话题。考生首先要回答自己的选择是什么,然后再谈选择的理由,理由要注意结合材料中的观点“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最后还要注意文体是给友人写信,要注意书信的写作格式,除开篇的称呼语和问候语之外,结尾要有落款、日期等。同时要注意书信的语言要求,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