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考试(24182C)历史考试试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天舟益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陕西省高三第三次联考
2、2024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三)
3、2023-2024学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4、陕西省第三次联考2024
5、2023-2024学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测评卷(三)
6、2024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三
7、2023-2024学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测评卷(四)
8、2023-2024学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测评卷三
9、2023-2024陕西省高三年级第三次联考
10、2023-2024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测评卷四
历史考试试卷答案)
15.贾思勰在《齐民要术)的(养牛马驴骡》篇中,重复了范蠡所说的“欲速富,当畜五柠(雌性的轻畜)”,还加注:“牛、马、猪、羊、驴五畜之牸。然畜拧则速富之术也。”这说明A.贾思勰肯定商品生产和贸易B.贾思勰主张农民放弃种植业C.北朝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D.《齐民要术》的内容缺乏创新16.唐代中央机构中有译官一职。从鸿胪寺定期报给史馆的内容看,举凡四夷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土地、风俗、衣服、贡献、道里远近,“并其主名字报”等,译官都要尽量了解和掌握。据此可知,唐代译官A.为法显西行提供了助力B.负责外国和少数民族史的编撰C.利于开放的国策的实行D.直接推动唐初佛教的广泛传播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战国中期,秦国虽拥有广大的土地,但要发展农业生产却缺乏足够的农业劳动力。商鞅从秦国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了使三晋之民的“徕民”政策。为实现这一政策,商鞅对迁入秦国的农民不仅赐予田地和住宅,并免去他们三代的徭役,不需要他们当兵打仗,只要他们专心致志地从事农业生产。当时的秦国家庭还保持着几代同居的习俗,商鞅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就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要求,以及以个体劳动者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措施通过加强劳动者在各自生产领域中的主动性,提高了劳动力的利用率。摘编自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材料二阡陌原本是以并为单位的封给责族领主们的封疆。这些贵族领主们把封地死守起来,19.使之成为谁也无权过问的独立王国。他们的封地是世餐领地,既不出卖也无人敢购买。“开阡陌”就是打开了领主们的封叠,使得一些新兴地主价级可购买到土地或通过军功爵得到士地,这就发展了地主阶级经济。“平赋税”别夺了责族领主们不课不纳的特权,让他们也担负国家的赋税。而国家把从责族领主那里收到的土地,赏赐给有功将士,使有功将士奇男作战,努力生产,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编自宋青林等《商鞅变法的前提条件及深远影响》(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变法采取的措施及其特点。(7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的影响。(7分)因0中笔4而(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