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3衡水金卷先享题分科综合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天舟益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作为一种文艺形式,文化类节目除了向观众普及文化知识,还要给予观众审美享受。传统文化是个富矿,其中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曲艺舞蹈、手工技艺,都可以成为文化类节目的选题、来源,但这些文化内容需要经过二次创作,才能影像化、视听化。1.0时代的文化类节目,文化内容尚未经过视听化改造,其美的一面并未充分展现出来。2.0时代的文化类节目,开始将传统文化转化为更加适合电视表现的内容,比如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朗诵、表演,把静态的文物转化成故事演绎等,并注意挖掘其中的美学内涵。到了3.0时代文化类节目坚持“唯美”理念,综合运用多种科技手段,创造性地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视听化甚至是“大片化”呈现。从《唐宫夜宴》到《只此青绿》到《中国好时节》系列节目,均以不亚于电影大片的视听效果,向观众展现了或雍容华贵或冲和典雅或清新自然的传统美学。文化类节目借助电视、短视频等不同媒介的传播,成为彰显中华美学风范的重要文艺载体。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结合,造就了一大批国潮品牌,因此有不少论者将2.0时代之后的文化类节目称为国潮节目或新国潮节目。比起国潮节目,新国潮节目使用了更多前沿科技,但二者都着眼于用现代审美趣味去融合传统美学,并因此带动了相关表情包、文剑产品、时尚汉服、古风美食的兴起,使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新生。总之,文化类节目不断迭代升级,唤醒了人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激活了现代人旺盛的文化需求,同时也开辟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摘编自《光明日报》《迭代升级,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破圈”传播》)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综艺领域较早流行的是真人秀。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文化类节目进入发展的繁荣期。B.“这种逻辑发展到极致”中的“极致”,原本指最高的程度或造诣,是褒义的,而这里却含有作者的不认同感。C.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文化类节目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内容也越来越庸俗。拉近了观众与文化的距离。D.科技手段助力文化类节目的形态创新,甚至能让许多节目产生不亚于电影大片的视听效果。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运用对比论证,比较了真人秀和文化类节目垂直细分的不同功能,并以文博考古类节目证明后者的教育功能。B.作者说“传统文化是个富矿”,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意在呼吁青少年要弘扬传统文化。C.作者以“奇妙游(夜)”系列节目实现“破圈”传播来证明媒介融合推动了文化类节目形态的创新。D.全文采用分总结构,先后从题材拓展、形态创新和美学审美三个角度阐释了文化类节目迭代升级的相关情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节目题材拓展往往有外在和自身的原因,而自身原因与其从新颖到被厌倦的规律有关。B.成语竞猜、诗词歌赋比赛等文化节目的教育功能,不如文博考古等具有较强专业性内容的文化类节目强。C.2.0时代的文化类节目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朗诵、表演,把静态的文物转化成故事演绎等,是典型的国潮节目。D.从文化类节目迭代升级可以发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确能给予我们自信,但如果不懂创新,传统文化就会逐渐消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大多数植物的种子需要借助外力来进行传播,在风、水、动物等几种传播媒介中,动物的传播成功率是最高的。而动物中最主要的“传播员”为鸟类,因为它们能飞,可将种子传播得较远,所以,很多植物都倾向与它们建立合作关系。但鸟类的饭量不小,且进食频率又较高,对于大多数木高三语文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