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乙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天舟益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答案语文
2、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轮答案语文
3、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语文
4、2024衡中同卷全国三卷
5、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全国三卷
6、2024衡中同卷语文答案
7、2024衡中同卷语文
8、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调
9、2024衡中同卷答案高考分科
10、2024衡中同卷新高考
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一21题。西方人译中国古典诗,常常碰到的一个头疼问题,①。翻译吧,()就好像戏里的旁白窜入了演员的独白;不翻译吧,()就好比倒掉药汤去嚼那熬成了木屑似的药渣。这种情况下,两种语言互译中的典故如同密码,文化的隔阂使得翻译家如同找不到密码的情报官,眼睁睁地看着,却()。“用故实组织成诗”,是明人屠隆对宋诗的批评。不过,据他说用故实组织就只能做散文而不能做诗,这就令人怀疑,(©)好比说用肉办的是宴席而用鱼办的就不叫宴席。普通的词汇与特殊的典故都是意象,都是符号,这个意象、符号为什么可以组织成诗而那个意象、符号却反而不能组织成诗呢?“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是用典,②,又有谁能说它们不像诗呢?()其实肉也罢,.鱼也罢,经高明的厨师之手,便是花团锦簇的佳肴:经愚笨主妇之手,则无论如何上不了台盘。③,古人有各种各样的说法。“甲”,就是说要把典故“藏”在诗里,如“乙”似的找也找不着,这是一种;“丙”,就是说怕读者看不懂,太生僻的要到前台去亮出底牌,而熟人熟客只需在大幕后面喊一嗓子,这又是一种;“丁”,就是说用典要高雅正派,免得人家读了觉得你浅薄油滑,这又是一种。这些说法大概都不得要领,因为关键并不在这里。如果典故字面有美感、故事有情感且包含了古往今来人类共同关心与忧虑的“原型”,那么就是高明的用典。(摘编自葛兆光《汉字的魔方》)17.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①③每处不超过10个字,②处不超过20字(标点除外)。(6分)18.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说明文中(a)(b)((c)(d)四个比方所表达的意思。(4分)19.将下列引文依次填入原文甲乙丙丁四处,填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僻事熟用,熟事虚用②《事文类聚》事不可用,又不可用俚语偏方之言③水中著盐④不可著迹,只使影子可也A.③④①②B.④③①②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20.文中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成语?请至少写出三个。(3分)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陆九渊《象山集·卷三十五》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一朱光潜《咬文嚼字》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语文试题卷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