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乙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天舟高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答案语文
2、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轮答案语文
3、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语文
4、2024衡中同卷全国三卷
5、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全国三卷
6、2024衡中同卷语文答案
7、2024衡中同卷语文
8、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调
9、2024衡中同卷答案高考分科
10、2024衡中同卷新高考
乙)
保密★启用前2023年赤峰市高二年级学年联考试卷语文2023.7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典美学博大精深,内涵极其丰富。鲍照比较谢灵运的诗和颜延之的诗,谓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颜诗则是“铺锦列绣,亦雕绩满眼”。《诗品》:“汤惠休日:‘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鲍照所概括的这两种诗歌风格,虽然是针对颜、谢诗歌提出的,却也把握了中国美学的两种文化大风格的内在逻辑。如宗白华先生所言,这两种美感或美的理想,表现在诗歌、绘画、音乐、建筑、戏曲和工艺美术等各个方面,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美学的二元结构。两种美感或美的理想在中国美学史上有一个发展变化的历程。先秦时期,“错彩镂全”的美很是流行。这种美学风格的极端代表作也许是阿房宫。这种追求“错彩镂金”之美的风气,一方面与春秋战国时期物质生产力的提高有极大关系,另一方面又与统治阶级的审美趣味有关。当时美轮美奂的建筑,不仅为避风雨,而且追求使人赞叹的华美,这股热潮日益成为贵族的一种重要需要和兴趣。当时,反对“错彩镂金”美学观念的思想家大有人在。墨子提倡“非乐”思想,反对劳民伤财的种种艺术和装饰。更有影响的反对之声来自道家。老子提出了“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的看法。庄子继承了老子的传统,强调人生的“无已”“无功”和“无名”。从中我们大致可以窥见,道家美学对“错彩镂金”的美是持拒绝立场的,而他们主张的“自然”“无为”“淡乎其无味”的状态,倒是为另一种美—“初发芙蓉”—莫定了重要的哲学根基。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这两种美感或美学的理想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贯穿下来,从古至今;另一方面,魏晋六朝是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这时中国人的美感走上了一个新的方向,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亦即逐渐形成了认为“初发芙蓉”之美高于“错彩镂金”之美的共识。为什么到了魏晋时期中国美学出现了这样深刻的转变?魏晋时期的美学风尚是崇尚自然,走向自然、回归自然成为普遍追求,因此美学风格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宗白华认为,魏晋时期虽然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的时期,但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因而是一个最富于艺术精神的时代。到了唐代,这种“初发芙蓉”之美已成为中国美学和艺术的主导倾向。但是有两点应加以注意。其一,这种美学观念严格地说主要体现在文人化的艺术之中,亦即在诸如诗歌、绘画、书法等相当文人化的艺术门类中,“初发芙蓉”之美成为普遍的追求,它塑造了中国艺术和美学的基本面貌。其二,在官方正统文化和民间文化中,相当程度上仍保存了“错彩镂金”之美的传统。比如,在皇家建筑、服饰、器具和礼仪中,这种强调华美、规范、装饰和外在人为功夫的传统依然延续着。而在民间文化中,则以另一种形态留存看“错彩镂金”之美,比如艳丽的民间年画和服饰,民间性的戏曲、节庆,以及相当多的民间工艺品。不过,这种民间性的“错彩镂金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