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N]六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N]六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天舟高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9.观点:内阁首辅并无宰相之实;宦官则趁机窃取了宰相的权力,有宰相之实;批评明初废除宰相制度,主张限制君权。(6分,每点2分)评述:黄宗羲认为内阁首辅无宰相之实,这一观点有道理。(1分)明朝内阁的性质是内侍机构或顾问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内阁权力在于“票拟”,是否采纳也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可见,内阁的权力并非制度性的权力,而是皇权的延伸,并不能制约皇权。(2分)黄宗羲认为宰相之实归于宦官,这一认识并不准确。(1分)相比于内阁大臣,明朝皇帝更信任宦官,宦官在明朝政治发展中逐渐掌握了“批红”权。但宦官的权力也是非正式的,而是皇权的延伸,因此,宦官专权的本质依然是专制皇权的强化。(2分)黄宗羲对明朝政治体制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他主张限制君权,是对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现实反映。(1分)但他的主张并没有超出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不可能进一步提出突破封建专制体制,实行民主的措施。因此,并没有能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2分)62023届高三“一起考”大联考·历史参考答案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