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三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24·G3DY·历史-R-必考-QG 历史(一)答案预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天舟益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答案预览)
试卷类型:A榆林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联考模拟卷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1.B2.A3.B4.D5.C6.B7.D8.A9.B10.C11.A12.B二、非选择题(共3道试题,计36分)13.(10分)(1)郡县制:(1分)洛阳:(1分)科举制;(1分)古巴比伦。(1分)(2)背景:受唐代转运使设置的启发:吸取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答对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创新之处:地方不设统一的长官(在地方设置四监司):权力分散,相互牵制;都直接向中央负责,由中央朝官担任。(每点1分,答对任意两点得2分)(3)认识:中国古代制度创新以巩固国家统治为目的;在制度设计上需要因时因事进行调整、创新和改革:制度创新要顺应时代潮流,利于社会发展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观点正确,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14.(11分)(1)“科学革命种子获得了丰收”: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59年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电力成为新能源进人生产生活领域(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等):内燃机的发明: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等。(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事件:十月革命。(2分)(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①必然性:帝国主义阶段,列强竞相殖民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答对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地区:欧洲。(1分)国际秩序: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1分)②标志: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没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1分)补充: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1分)影响:改变国家间的实力对比,使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欧衰落,美苏势均力敌,战后逐渐形成两极格局):促进了大国间的合作,形成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新机制;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等。(答对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3)趋势: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1分)启示:各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各种形式的颗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各国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观点正确,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15.(15分)(1)论断:“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1分)变化: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建立根据地。(1分)意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建立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使革命形势逐渐高涨;积累了土地革命的经验。(答对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2)背景:战略决战结束,人民解放军正准备向全国进军:民主革命胜利在望,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答对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理念:恢复和发展城市的生产:依靠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进步力量,团结其他阶级;实行城乡兼顾与城乡互助。(每点1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3)原因: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解放了思想: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答对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成就:建立了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城市化取得重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高。(每点1分,答对任意两点得2分)(4)目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分)理解: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和党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体现了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精神;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发展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观点正确,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榆林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联考模拟卷A-答案-1(共1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