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天舟益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023年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质量监测参考答案历史答案1-5 DBDAA 610 CCBBA 11-16 DCABD B1、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是在距今约1万年时,那么材料中的更新世是旧石器时代,全新世是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相比旧石器时代人们开始从事原始农业,所以出现了完整的碳化粮食遗存,这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的表现,因而应该选D。既然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那么就不存在A、B选项的情况,C选项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即距今五六千年才会出现的情况且材料的主旨不是讲阶级社会有关的情况。2、材料记载了西汉北方水利建设及治理洪水方面的情况,对后世治理水患有借鉴作用。A选项与治理洪水不直接发生作用;C选项江南地区不对;D选项重农抑商与材料主旨无关。3、材料反映主持科举考试的官员由员外郎到侍郎,级别提升;另外还要对准官员进行铨选考核,这些都反映了重视官员的实际的行政能力。A、B、C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4、表格中三则材料都是强调政府对于种植桑树等树种的支持或监督,桑树等是从事家庭手工业的重要原料,体现了统治者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的意图,故选A。B选项太宽泛且材料没有体现人民的情况;C选项与材料不相符;D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相关。5、材料所述小说的繁荣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就是选项A中的城市经济的繁荣;选项B是因为城市经济的繁荣带动市民阶层的壮大从而对小说的繁荣有所影响故不选:选项C同样不是根源,故不选;选项D不符合史实。6、通过对左右两图的比较,可以得出由政权并立的宋朝到大一统的清朝反映了国家有分裂走向统一,中华民族逐渐形成,多元一体。选项A、B、D均不符合材料。7、据材料英国租界设立时间最早且面积最大,故有可能英国在该市实力较强,故选C;选项A北京没有租界:选项B美国侵华政策从跟随英美到独立的侵华政策故B错:租界的收回一般在抗日战争期间就收回了,故选项D错误。8、材料讲述了当时的人们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背景的人们得出不同的结论故选B;材料的观点不能对新文化运动的深入故不选A:选项C、D不符合史实。9、通过材料我们可以得知中共与各党派主张建立联合政府或者改组国民政府,故选项B正确;而四十年代中共工作重心转移是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故选项A错误;44年时统一战线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是革命统一战线且没有扩大;选项D不符合史实,国民政府就不同意。10、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跨越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等多个时期,材料反映了鞍钢通过援助人才培训人才支援了各地的建设故选A:“大跃进”运动与鞍钢的援助培训无关且“大跃进”是负面信息,不能说顺利开展故不选B;鞍钢主要支援的是工业建设,与农业关系不大故不能选C;改革开放时期在70年代只有两三年,不能据此推断得出选项D。11、根据材料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深圳与香港加强合作的事例,故选D;选项A在改革开放前过于绝对,故不选:同样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香港的发挥是不够充分的,故不选B;一国两制实行是香港回归后,改革开放前不能有效,故不选C。12、材料反映了刺杀僭主的故事在不同时期的运用于反抗暴政和贵族寡头政治,主张民主政治,反映了民主政治生命力的强大,故选C;选项A、B、D不符合材料主旨。13、《天方夜谭》作为阿伯的民间故事集,根据材料可知吸收了中国和非洲的因素,因而具有文明的多元性,故选A:选项B、C、D不符合材料主旨,故不选。14、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故对于工人的健康情况逐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