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天舟益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到制约,故D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不是由商业革命引起的,排除A项;重商主义在当时欧洲主要国家都受到重视,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8.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对各州是否有权退出联邦等问题没有进行明确规定,这就为国家分裂埋下了隐患,C项正确。材料与保障地方自主权无关,排除A项;美国通过联邦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材料与“暴露出邦联体制的固有缺陷”的说法无关,排除D项。19.B解析:根据材料“开发出了汽车行业中的第一条流水线”、“推出的第一辆真正意义的SUV”、“福特的SUV均为低排放汽车,回收率达到85%”可知,福特公司不断研发新的汽车,并且具有首创性,体现了重视科技研发和技术引领,B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主导企业为钢铁、化学和电力工业,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福特的经营道路,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全球化”,排除D项。20.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并不是坚持绝对真理的态度,而是以辩证和发展的态度来看待其所阐述的基本原理与社会革命斗争实践之间的关系。这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情的国家、在国际形势不断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适时调整,以指导各国革命,说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特质,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问题,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形成,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没有反复调整,排除C项。21.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一战后,意大利突破凡尔赛体系的安排,出兵占领希腊的科孚岛,并在英法等国组成的仲裁中,迫使希腊政府让步,反映了当时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国际联盟的权威受到了挑战,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凡尔赛体系的不稳定性,排除A项;希腊政府进行的是反侵略斗争,并非民族解放运动,排除C项;“民族自决得到列强的承认”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22.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关于政府的社会保障的问题,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A项正确。社会保障的目的主要是促进社会稳定,缓和社会矛盾,排除B项;社会保障措施增加了财政开支,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排除C项;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不可能消除,排除D项。23.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苏联农业改革方面的措施,扩大了农庄的经营自主权,这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发展,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出发点是好的,但存在盲目性,最终导致改革收效甚微,农产品质量、足量供应并未得到保障,排除A、B项;材料强调的是这项规定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C项。24.D解析:根据材料“1971年,美国与英、法、苏在柏林签订了《西柏林协定》,保证今后不在西柏林地区使用武力威胁;1973年,美国与苏联讨论了包括欧洲安全、经济合作、人道主义合作等问题,推动了欧安会的顺利召开”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冷战局面下,美苏之间就欧洲的部分问题达成了一致,体现了美苏关系的有限缓和,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美国霸权主义破产,排除B项;“成为各国共识”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25.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当前国际社会面临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地区冲突、强权政治、种族歧视、贫富不均等众多问题,全球治理遭遇严峻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协同合作、达成共识,共同应对一系列国际社会治理难题,故C项正确。A项表述太绝对,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只体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时刻已经到来”,并未反映应对气候变化成为“首要任务”,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中国新型发展理念的影响力,排除D项。26.(1)基本内涵:以中华帝国为中心;在中国的约束和保护(主导)下,构建和平秩序;以中华文明【2023全国名校高考分科综合卷·历史试题(一)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