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2024届高考模拟卷(二)2语文试题作文
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2024届高考模拟卷(二)2语文试题作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天舟高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亡在外的人、那些流离失所悲欢离合的事、国破家亡的事,他都亲眼见过,而且各地的方言,大众的爱好和崇尚,都是他经常看到听到的,每讲一词一语,让人听起来有的像刀枪碰撞铁骑突围,飒飒作响腾空而起,有的像狂风怒号久雨泣诉,鸟鹊悲鸣群兽惊骇,使人立即产生亡国之恨,听不清伴奏的乐声,其艺术造诣已不是莫后光的话所能说尽的了。15.【答案】C【解析】颈联不是接着描写胡马的外在形象,而是在写其内在特征。16.【答案】相同:都表现了诗人远大的志向,寄托了诗人锐意进取的豪情。(2分)不同:本诗通过描写一匹瘦骨突出、两耳高耸、奔跑起来四蹄生风的胡马表达了诗人对房兵曹骑着它驰骋万里、为国立功的美好祝愿,寄托了自己驰骋疆场、纵横四海的志向。(2分)《望岳》通过描写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景象,流露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2分)17.【答案】(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2)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18.【答案】A【解析】“鄙视”:主要是看不起某人(对某事的做法、态度)。“鄙夷”:强调不屑一顾,多从神态、言行中表现出来。“囚禁”:把人关在监狱里。“禁锢”:束缚;强力限制。原文主要指思想上的束缚。“裹挟”:(形势、潮流等)把人卷进去,迫使其采取某种态度。“流落”:漂泊外地,穷困潦倒或(物品)流转散失。“流窜”:到处流动转移;(多指盗匪或敌人)乱逃。19.【答案】D【解析】横线处为“比喻”。A.使用了夸张的修辞。B.“护”将水赋予了人的情感,“送”将山赋予了人的情感。使用了拟人的修辞。C.排比(互文)。D.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0.【答案】(1)“脚步”与“愚钝”搭配不当,可将“愚钝”改为“迟缓”;(2)句子状语成分“在(第一时间获知的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新闻时”不能表示时间状态,可将“获知的”改为“获知了”。(答出1点1分,2点3分)21.【答案】①医学上称这种病为“神经衰弱”(2分)②知识和阅历是失眠的两大症结(2分)③脑力劳动造成失眠(2分)22.【答案】(1)失眠的特征(2)失眠的主要因素(3)解决失眠的途径(答出1点1分,2点3分,3点5分)23.作文解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考查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程度与评价分析的能力。作文题以孟晚舟回国演讲中的两句话切入,并指出这一事件引起的社会轰动,进而回顾了孟晚舟被扣押的整个事件梗概,最后剖析其背后的人文精神内涵。在审题的时候,要重点关注诸如“坚强不屈”等表示精神品质的词语。从材料的编排来看,写作的重心在于其人文精神内涵的深入剖析。学生既可以站在孟晚舟的角度,剖析其坚强不屈的信念、不卑不亢的从容、心向祖国的情怀等;也可以站在任正非及华为企业的角度,思考其攻克难关、勇攀科技高峰的锐气,舍小家为大家的担当与气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等;还可以站在国家博弈的角度,分析国家近些年的崛起之势以及对中国人民的的关爱与维护,思考只有国家强大才能维护个人尊严的道理。写作空间大而不空、散而不乱,真正考察学生见微知著、深度思考的能力。3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