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练习(一)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天舟益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年安徽省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
2、2023-2024学年度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卷语文
3、2024至2024学年安徽省九年级第一学期月考试卷二语文
4、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中检测卷语文
5、安徽省2024学年度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
6、2023-2024学年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卷语文
7、2024一2024学年安徽省九年级第一学期月考试卷(二)语文
8、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末检测卷语文试卷
9、2024一2024学年安徽省九年级第一学期月考试卷(三)语文
10、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末检测卷语文试卷
语文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品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要理解结尾处画横线的语句中,必须要理解“荆棘”这个重要的词语的含义,根据语境和日常用语可知,此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荆棘”的本体是困难、问题等,将其代入,就可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是“我”的感叹,生意有困难,人们要背负困难继续走。在“我”眼中,生意道上的困难是竞争对手和老K造成的,但实际上“我”的沟通方式也是问题,貌似背负困难前行,实际上并没有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9.【答案】①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以“我”的视角观察老K夫妻,能够更直观地展现夫妻相处的状态。②对“我”的大量的心理描写,塑造“我”不顾老K的感受谈生意的自私形象,以此衬托老K夫妻相处默契协调。③小说表面上讲“我”谈生意的故事,实际上是要用妻子对老K的体贴、照顾,点明小说的主题:想要成功,要了解交流者的需求,采取合适的交流方式,而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构思技巧。题干抓住小说中写“我”的笔墨多于标题“夫妻”这一问题命题,引导考生思考这样安排的目的。首先,要明确“我”在小说中的地位。小说讲述“我”谈生意的故事,但卡夫卡却将标题定为“夫妻”,说明“我”不是主要人物,而是次要人物。次要人物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服务的,以“我”的视角表现老K夫妻。其次,思考这样安排在主题上的作用。“我”不顾老K的感受谈生意,反映了“我”与交流对象的隔膜,对比中反衬了老K夫妻的默契与协调,突出了小说的主题。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所以…者”固定搭配,意思是“之所以…(的原因)”,不能断开,且“而御寇”是“设险”的目的,中间不能断开,由此可以排除A、D。“此”代指前面的分析,应做“乃致祸之由”的主语,形成“此乃…”的句式,中间不能断开,由此可以排除B、D。故选C。1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A项,“负责征税”错,应该是“负责监察”。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理解文章内容。B项,“派五万兵攻打邾城”错,原文是“赵王虎恶之,以夔安为大都督,帅石鉴、石闵、李农、张貉、李菟等五将军,兵五万人,寇荆、扬北鄙,二万骑攻邾城”。13.【答案】(1)庾冀尽心治理,军政严正分明,几年之间,官府和百姓的积蓄都很充实,人们都称赞他的才能。(“悉心”“我政”“才”各1分,句意1分)(2)如果把镇所迁移到乐乡,远在西部边陲,一且长江沿岸出现危险,就不能立刻前去接应救援。(“若”“虞”“接救”各1分,句意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1)悉心:尽心;戎政:军政;才:才能。(2)若:如果:虞:忧虑,忧患;接救:接应救助。14.【答案】①兴建城池、堡垒,会劳民伤财。(1分)②武昌地理位置重要,移镇乐乡会失去地理优势,如果有战事,难以救援。(1分)③历史上相信谣言都会造成祸乱,正人君子应要依据正道行事,以国家为重。(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题干有两问,需要从文末王述的论述中寻找答案。理由需要对其书信内容进行分析,首先对比了武昌与乐乡的地理位置,移镇会劳民伤财,不利于安定;其次以史为鉴,列举秦始皇忌惮谶言、周宣王厌恶童谣都导致祸乱的事例,强调正人君子不能听信谣言,要以国家为重。15.【答案】C【解析℃项,“认为水神不一定会答应他的祈求”错,“试祷波神应见许”中的“应见许”的意思是“应该会答应我”。16.【答案】①情景交融。“多情山色,有情江水”,用“多情”描写“山色”,“有情”描写“江水”,词人把对山水的喜爱融合在景物描写中。②拟人。“笑我归无处”将山水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词人无处可归的失落之意。③叠词。“夕阳杳杳还催暮”中使用叠词“杳杳”,描写夕阳西下的昏暗之感,增加了诗句的韵律感。(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中的语言。题干中要求结合诗句赏析这首词中的景物描写,阅读诗句可知,“多情山色,有情江水,笑我归无处”“夕阳杳杳还催暮”属于景物描写。在描写山水时,使用“多情”“有情”作为修饰语,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山色多情”“江水有情”“笑我”,赋予了山水人的情感,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夕阳杳杳还催暮”中使用了“杳杳”这一叠词,从视觉上展现了夕阳西下的光线状态。17.【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3)(示例一)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示例二)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示例三)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于恣欢谑(李白《将进酒》)【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注意以下字形:须臾、恣、谑、繁、鬓、潦等。如有其他答案,合理的也应给分。【高三联合测评·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