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语文答案核对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天舟益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四色,既有折枝花样,也有百蝶穿花、流云万蝠花样。而康雍乾时期,最为流行的纹样之一便是流云百蝠。相较于清雅富贵的大观园众人,来自乡下的刘姥姥则是尘俗的代表。二进大观园时,贾母带着刘姥姥前往栊翠庵,又将自己的“老君眉”递给她尝。刘姥姥一口喝干,只说这茶太淡,自己喜欢喝浓茶。茶水无论优劣,在刘姥姥看来只有冷热浓淡之分,再无其他。而这也正是她来自乡村生活感官的粗粝感受。但是,书中的刘姥姥也给了世人一个以粗俗平常的眼光重审豪奢的机会,并创造出了一种错觉。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尽管“秤砣”钟表新奇不已,最终使刘姥姥折服的却是“几十只鸡配它吃不出原味”的家常菜—茄子。(摘编自曾心仪《从冷香丸到软烟罗一器物之道解读<红楼梦>雅与俗》)材料二:“晴雯补裘”是《红楼梦》中著名的情节。宝玉第一眼看时只见“金翠辉煌,碧彩闪灼”;接着借贾母、王夫人之口强调“就剩下了这一件”“仔细穿,别糟踏”,突出其独一无二、不可再造;随后,通过外间织补匠人、裁缝绣工都不认得、不敢碰,说明其稀罕难得、人所未见。总之,多方铺垫,把“雀金裘”这件服饰的华美贵重推到了极致。偏偏这样一件人间“尤物”,陡然残缺,后襟上烧了指顶大的一个洞眼。这与其说是宝玉的粗心,不如说是作家的匠心。再次,雀金裘谁能补、谁肯补成了火烧眉毛的当务之急。“补裘人”的角色谁属?晴雯成为独一无二的人选,具有“唯一性”。晴雯的针线女工素为贾母赏识,丫环虽多,只有晴雯会界线织补之法。偏偏此刻晴雯已卧病数日,脸面烧得飞红,身上热得烫手,鼻塞声重,头痛难忍,加之为坠儿小窃动气受风,病上添病。尽管如此,她还是挣命咬牙,漏夜赶工,硬撑着把这个细巧活计从拆开里子、钉牢竹弓、刮松破口,到分出经纬、界出地子、一针一线地织补完工,再用小刷剔出绒毛。真是何等精细,何等工巧,足可乱真。而此刻晴雯已经力尽神危、颓然倾倒了。总之,“补裘”犹如一个聚集点,为解宝玉急难,晴雯殚精竭虑、一力承当、肝胆照人。较之全书中刻画晴雯的“撕扇”“拒抄”“诀别”诸节,“补裘”更有特点,更见精采。晴雯个性,犹如这件雀金裘一般高贵、闪灼生辉。可以说,崭新的完好无损的雀金裘固然令人惊艳,自有其审美价值;然而被烧破的、经晴雯织补的雀金裘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因为它对结撰故事情节、深化人物关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件服饰,它的文学功能一以物寄情被发挥到了极致。恐怕只有在《红楼梦》里,我们才能看到这样的人文风景,即服饰作为文学元素的渗透力和能动性。类似以服饰写人寄情的,还可以举出“香菱换裙”。香菱此裙叫做“石榴裙”,是条刚上身的新裙子,在大观园中戏耍时拖在一汪积水里污湿了半扇,十分狼狈,恰被宝玉瞧见。宝玉固然可惜这新裙子,却更怜惜香菱其人,于是出主意以袭人同样的裙子替换,帮助香菱排忧解难。在这里,宝玉出于一贯体贴女儿的本性,以尽心服役为乐。(摘编自吕启祥《江宁云锦映红楼—漫说作为文学元素的红楼服饰》)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参养荣丸的细节是贾府由盛转衰的象征;冷香丸的配方令人匪夷所思,写出薛家家底的殷实。B.虽然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看起来“一色半新不旧”,但二色金的制作工艺显示出贵族生活的奢华。C.曹雪芹将雀金裘以物寄情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使读者领略到服饰作为文学元素独有的渗透力和能动性。高一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