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育云2023-2024中考学科素养自主测评卷(一)语文试题

卓育云2023-2024中考学科素养自主测评卷(一)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天舟益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卓育云2023-2024中考学科素养自主测评卷
    2、卓育2023-2024中考学科素养检测卷(一)语文试卷及答案
    3、卓育云卷2023-2024山西省中考学科素养检测卷
    4、2023-2024卓育云卷理科综合答案
    5、卓育云卷2024文综
    6、2024卓育云卷
    7、卓育云卷2023-2024语文小学
    8、2023-2024卓育云试卷答案语文
    9、卓育云2024中考考前大联考
    10、2023-2024卓育云卷理科综合试题
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梦中了了醉中醒”,似无理而实妙,开篇即具有奇句夺目之效,言说唯有醉中才清A.上阕开篇就描写了月光下孤寂、清冷的景象,为整首词奠定了感情基调。醒,梦中才了然。B.作者忆月夜泛舟,景象有异,却有与“惊起一滩鸥鹭”一样愉快的心情。B.词的下阕指出东坡雪堂之景似当日斜川之景,既引出苏轼对陶渊明斜川之游的向往,又C.下阕化用前人诗意人词,用虚拟手法扩大诗境,呈现出含蓄深沉的特点。饱含着深沉的感慨D.下阕重在抒发感情,同时也不乏议论色彩,如“人间俯仰”“悲欢何限”。C.“吾老矣,寄余龄”,既体现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又表达了苏轼纵情山水,渴盼终老16.这首词原有小序“时新旧侯交恶,甚思去年中秋泛月,感恨杂言”,请结合下阕谈谈你对“感恨于此的心愿。杂言”中“感恨”的理解。(6分)D.本词写景富于立体感,鸣泉、山亭、远峰等景物,声色相映,错落有致,写出了田园景物的性恬静与清幽。12.词的第二句写“只渊明,是前生”,请结合全词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分析苏轼和陶渊明九、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17~18题。(9分)野在情感上的异同。(6分)蝶恋花·杏庄为莫景行题凌云翰一色杏林三百树,茅屋无多,更在花深住。旋压小槽]留客醉,举杯忽听黄鹂语。醉眼看花花亦舞,风妒残红,飞过邻墙去。恰似牧童遥指处,清明时节纷纷雨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题。(9分)[注]压小槽:即压酒。指酒酿成后,压榨酒槽中的曲料取酒。些鹧鸪天黄庭坚①1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A.首句以“一色”对“三百”,数量上多与少的对比强调了杏林颜色的单调。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身健在,且B.“留客醉”的“醉”既表现了主人的盛情,也能反映出词人未免有些贪杯。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C.“黄鹂语”的出现虽属偶然,却为杏花、茅屋的静态画面增添了动态感。[注]①黄庭坚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被贬涪州,后移我州安置,流徙蜀地五年余。这首词作于戎州。②D.“妒”字拟人化,将自然状态下的风吹杏花表现得别有情趣,引人遐思。游倒著冠:倒戴着冠帽。桓温与孟嘉共游,风吹嘉帽落地,嘉竟未察觉。后世以此典形容文士风流倜傥。18.作者在总结创作体会时说“每到真成趣,由来不费辞”,意即每当真正体验到自然趣味时,表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达起来就非常容易。请结合本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洲◇A.“风前横笛斜吹雨”中的风雨与苏轼《定风波》“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意蕴相同。B.晋朝孟嘉以“落帽”为风流,黄庭坚翻出新意,落帽后又倒着戴上,尽显其不拘形迹之状。当C.“身健在,且加餐”两句,写词人只愿好好吃饭,身体长健,轻松的话语表达了愉悦的心情。十、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19~20题。(9分)D.这首词为宴席间酬唱之作,笔墨简洁清逸,言语浅近旨意深远,善于运用动作细节刻画人物。鹧鸪天·元宵后独酌杨慎榴◇14.词中多次写到菊花,菊花与词人有何关联?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鱼雁杏,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注]清尊莫放空。席[注]舜(jiǎ):古代酒器。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9分)1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桂枝香·寄扬州马观复刘辰翁①A.词题“元宵后独酌”极富概括意义,既交代了时间,也点明了事件,还表达了孤寂之情。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芙蓉缥缈,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B.前两句写景点面结合,“千点”和“一番”前后呼应,生动描绘出元宵节时的自然景象。令参差会赋。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C.词人远离家乡,难有亲人的信息,回乡之路遥远漫长,空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伤。度。二十四桥,颜有杜书记否①。二三子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⑦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D.全词末尾两句中表面写自己的庆幸心情,实际上以歌酒故作宽解,更见乡愁的深挚婉曲。团圆如故。20.“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两句历受称赞,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诗人。宋亡不仕,隐居而终。②情知道:情知。③漫:徒,空。④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杜牧曾在扬州任准南节度使掌书记,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等诗句传世。⑤角巾:借指隐士或布衣。语文(六)第3页(共4页】名师卷·单元卷语文(六)第4页(共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