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育云]山西2024届九年级中考学科素养自主测评卷(一)历史试题
[卓育云]山西2024届九年级中考学科素养自主测评卷(一)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天舟高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3-2024山西省中考学科素养检测卷3历史
2、山西省2024到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历史
3、2024山西省九年级适应性卷一历史
4、2023-2024山西省中考学科素养检测卷历史
5、2023-2024山西省中考学科素养检测卷五历史
6、卓育云卷2023-2024山西省中考学科素养检测卷二历史
7、山西卓育2023-2024山西省中考学科素养检测卷(一)历史
8、山西太原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中质量监测测评历史
9、山西省2024九年级第四次大联考历史
10、2023-2024山西省中考学科素养检测卷(二)历史
养;君主要取信于民,爱护百姓;君主要减轻第二单元秦汉百姓负担。(9分)第4讲秦汉时期的政治(2)同:都要求君主加强道德自律性;都要求1.C据材料中“无以称成功”可知,秦王政改最统治者实行惠民政策;都体现了民本思想。高统治者的称号为“皇帝”,意在宣扬他统一(10分)六国的功绩,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不同:孟子的仁政比孔子的德政更注重对百信息不符,均排除姓民生的改善;孟子更明确地说明了物质生2.D九卿是国家的行政机构,但从表格中可以活对道德修养的重要性。(6分)看出,郎中令、卫尉、少府、宗正等都是主要处【解析】第(1)问,要据材料中的“君主一定要理皇家事务的,体现了家国同构的色彩,故选重视品德”“取信于民”“减轻压迫和剥削”等D项;从九卿的职责分工表看不出国家是否指出主要内容。第(2)问,先据材料中的“要统一,排除A项;九卿的任职来源在表格中没重视品德”“要人有道德”等说明相同点,再有体现,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材料没有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孟子注重民生及民涉及地方制度,无法判断是否强干弱枝,排除生与道德的关系等角度说明不同点。C项。14.【答案】示例3.D实行“小县制”能够使地方行政区碎片化,信息:中国诸子百家代表争取各国统治者接这就最大限度地限制了地方势力,从而加强受他们的观点。(2分)了中央对地方控制,D项正确;国家征收赋税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革,随着知的方便与否,不在于县的大小,而在于赋役征识阶层的兴起和文化的下移,众多杰出思想收制度是否合理,排除A项;无论县是大是家针对时弊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无论是小,县令的管理权力都是一样的,排除B项;儒家的“德政”“仁政”、道家的“无为而治”、户籍编撰都是以伍、什为单位的,与县的大小墨家的“兼爱非攻”,还是法家的以法治国,无关,排除C项。都是针对现世政治问题而提出的构想;为了4.B材料中的对重大或疑难问题由大臣进行使这些构想成为现实,孔子周游列国,商鞅商议或讨论后才决定,有利于借助群策群力致力于变法改革,都在争取统治者能够接受提高决策的合理性,B项正确;材料中的“由他们的观点。(10分)皇帝裁决”说明决策权在皇帝手中,A项错【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先要阅读材料,误;C、D两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不符合从材料中提取出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信息,题意。如“东周时期是一个思想文化大变动、富有5.D周代推行的是分封制,秦朝实行的则是郡创造力的时期”“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县制,汉代“兼用之”指的是推行郡国并行制,性质”“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D项正确;汉初只是部分地恢复了封国制度,很感兴趣”等,之后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而不是全面,排除A项;B、C两项只是治国进行有事实有评论的说明。思想,不符合“制”的内容,均排除。23XKA·历史-TSB·49·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