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六)6语文试题

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六)6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天舟高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高三月考四
    2、炎德英才大联考长郡中学2024高三月考
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桥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于息壤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秦死伤者众,甘茂欲息兵。左成谓甘茂曰:“公内攻于樗里疾、公孙衍,而外与韩侈为怒,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穷矣。宜阳拔,则公之功多矣。是榜里疾、公孙衍无事也,秦众尽怨之深矣。”樗里疾、公孙衍二人争之王,王将听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对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悉起兵,复使甘茂攻之。甘茂攻宜阳,三鼓之而卒不上。秦之右将有尉对曰:“公不论兵,必大困,”甘茂曰:“我羁旅而得相秦者,我以宜阳饵王。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衍、樗里疾控我于内,而公仲侈穷我于外,是无伐之日已!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明日鼓之,宜阳拔。(节选自《战国策·秦策》,有删改)【注】①樗里疾、公孙衍:秦国大夫,与韩国有密切关系。②公仲侈:韩国相国。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B.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C.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D.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稽首,是九拜中最隆重的礼节,拱手胸前先拜,后叩头至地,多用于朋友之间。B.曾子,春秋末年思想家,师从孔子,提出“三省吾身”“任重而道远”等观点。C.息壤,传说中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也是秦国的地名。文中指后者。D.尉,古代官职名,一般指武官,掌管军事的叫“军尉”,管刑狱的叫“廷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武王雄心勃勃,想要进攻三川,取代周王,于是让甘茂率兵攻取韩国宜阳。甘茂觉得胜算不大,故再三推辞。B.宜阳是韩国重镇。甘茂历时五个月未攻下,准备停战:左成分析甘茂面临的形势,并阐明了攻与不攻的利害关系。C.樗里疾和公孙衍是秦国的亲韩派,甘茂早就料到他们会阻挠攻韩,在甘茂进攻宜阳受挫之时他们果然从中作梗。D.甘茂攻宜阳,连续三次擂鼓进军,士兵不前进。他在下属军官的提醒下,拿出自己的钱来激励士兵,最终获胜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4分)答:(2)我羁旅而得相秦者,我以宜阳饵王。(4分)答高二语文试题(附中版)第6页(共10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