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武汉市高三9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4届武汉市高三9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天舟益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武汉高三四月调研考试
    2、2023-2024武汉市高三九月调考
    3、2024武汉市九年级四月调考语文试卷
    4、2024武汉市高三四月调考语文试卷
    5、武汉市高三九月调考2024
    6、武汉市高三四月调考2024语文
    7、武汉市2024高三九月调考试卷
    8、2024武汉九年级四月调考语文
    9、2024武汉高三九月调考答案
    10、武汉市2024高三四月调考语文答案
豫北名校高二年级9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8课。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中国文人画在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审美观念随着不同时代的哲学思想、文化思潮、审美理想而不断变化,也随着不同阶段文人画家的生活实践、审美实践、艺术实践而不断丰富。北宋“书画同源”观念的兴起,将作为书法品评标准之一的“书卷气”引入文人画的审美观念之中,使得文人画面貌焕然一新。书卷气所呈现的是书写者日积月累的文化学养与审美追求,是其人格精神的视觉折射。由于文人画家对自身审美修养和人文品格极为看重,因此强调通过绘画作品呈现个人人格理想和审美追求,将画的雅俗作为品评标准之首要,甚至直接将画的雅俗问题归结于读书的多少,认为胸中学问既深,画境自然超乎凡众,反之则笔墨格法流俗尽显。就如清代汪之元所说:“雅者有书卷气,纵不得法,不失于雅,所谓文人之笔也。”董其昌甚至说:“不读书,不足与之言画。”可见,文人画家是以文为画的依托,从文化思想观念的高度来谈画论艺的,他们力求的是一种人文智慧,而不是绘画的实用与功利。文人画家颇为重视自身的文化素养,他们尤其会把文学素养看作作画的内在支撑。明末清初画家龚贤认为:“读书养气是画苑家之急事。”文人画家将读书看作创作绘画的先决条件,甚至是决定因素,而不是绘画通常意义上的形、色、质、美。职业画家和宫廷画家有着系统的专业训练,他们以此为生,苛求作品能够被广泛的人群接受,从而获得生存空间。相反,文人画家却并非以此为立身之本,绘画只是他们业余清谈智慧的一种方式,他们试图通过绘画表达个人精神品格和人生蕲向。这就是梅、兰、竹、菊、莲、松、石等意象成为文人画家笔下喜爱和擅长题材的原因所在。中国传统文人将绘画的书卷之气如此看重,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书画同源”观念的兴起,由于文人画与书法有着完全相同的工具媒介,文人画强调“骨法用笔”“以书入画”,书法成为绘画的必备功底,其审美元素必然潜移默化地注入文人画之中。清人董棨在《养素居画学钩深》中说:“书成而学画,则变其体不易其法。”董氏认为,书法品格高了,植入绘画的形式,就可以画出不错的画,二者的方法是相融通的。二是文人画讲求诗、书、画、印的融合统一,画面中出现的诗词题跋,必然要与主体绘画气息相互贯通。这样一来,书法的书卷气必然成为文人画的【高二教学质量检测·语文第1页(共8页)】23048B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