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LK·(新高考)语文-QG 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天舟益考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22届高三大联考(新高考)语文qgb试卷第1联
2、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
3、全国大联考2024高三第二次语文
4、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试卷语文
5、2024全国大联考第二次语文
6、全国大联考2024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
7、2023-2024全国大联考语文试卷高三第二次
8、2024全国大联考高三第四次试卷语文
语文-QG 语文试题)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行文脉络的能力。答题时,应先抓住每一段的关键句,把握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梳理行文脉络。由“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中不难寻其踪迹”“它是认真、执着、精细、完美的代名词”等可知,第一段论述的是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及其特征。第二段通过举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中“那些灵巧而智慧的手”的事例和引用朱清时的话,说明“大国工匠们‘技术报国’的价值,丝毫不逊色于其他职业”。第三段用“遗憾的是”进行语意转折,指出我国人才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及危害。最后一段立足我国的发展现状,指出工匠精神对推动我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重要性。6.C【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诗句中的“我”指的是“水夫”,因此“希望河流变成田地”的是水夫,而不是诗人。7.①运用叠词。“迢迢”写路途遥远,“淼淼”写水波茫茫,无边无际,形象地写出了“水夫”苦难的日子没有尽头。②侧面烘托。这两句详写行船遇到的困难,侧面展示了“水夫”的辛苦。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辛苦日多”,引出下文对牵船辛苦的具体描述。(每点5分,答对三条得1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艺术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诗句语言、内容、艺术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从语言上来看,诗句中用到了叠词“迢迢”“淼淼”,可结合诗句意思分析叠词的效果;从内容上来看,这两句的意思是,船因顶风逆水而行十分重,离前方的驿站还很远,而后方的水面宽阔无际,由此可以看出“水夫”的牵船之苦;再联系前后诗句,可以发现这两句诗有承上启下的作用8.A【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捉摸”意为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式)。这里是指反复思索,应用“琢磨”。故选A项。9.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标点符号的作用的能力。文中画横线句中的引号标示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对象。A项,标示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对象;B项,标示特定称谓;C项,标示直接引用的内容;D项,标示特殊含义。10.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句存在两处语病。一是不合逻辑,可将“无论是大飞机、高铁
本文标签: